"群羊朝牧遍山坡":羊群清晨在山坡上四处放牧,
"松下常吟乐道歌":我常在松下吟诵乐道的歌。
"土鼓枹时山鬼听":敲击土鼓时连山中精怪都来聆听,
# 枹:一作“抱”。
"石泉濯处涧鸥和":石间泉水湿润处有涧边鸥鸟应和。
"金华谁识仙机密":金华山谁能识得仙家的奥秘,
"兰渚何知道术多":兰渚湖畔怎知藏着众多道术。
"岁久市中终得信":岁月久长后终究在市井中得到音信,
"叱羊洞口白云过":那叱羊洞口唯有白云悠然飘过。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1. 分段赏析
首联:“群羊朝牧遍山坡,松下常吟乐道歌”勾勒牧羊场景。“遍山坡”写羊群散布之广,见放牧之态;“松下常吟”以牧羊人随性歌吟,暗合“乐道”的隐逸志趣,奠定诗中闲适基调。颔联:“土鼓枹时山鬼听,石泉渥处涧鸥和”展开想象之境。“土鼓枹”(敲击土制鼓)以质朴声响联通人神,“山鬼听”赋予自然以灵动感;“石泉渥”(泉水浸润)与“涧鸥和”以水鸟应和,营造出物我交融的清幽氛围,暗含对自然之道的向往。颈联:“金华谁识仙机密,兰渚何知道术多”以疑问引入仙踪。“金华”“兰渚”借地名(金华山、兰渚山)指向隐逸传说,“仙机密”“道术多”虚写神秘莫测的方外之境,既显对隐逸生活的好奇,亦透露出对超凡境界的探寻。尾联:“岁久市中终得信,叱羊洞口白云过”收束于神话意象。“叱羊洞”化用黄初平叱石成羊的典故,“白云过”以缥缈云影呼应首联“乐道”,既以传说增添奇幻色彩,又以“白云”象征超脱尘世的隐逸情怀,全诗在虚实交织中余韵悠远。
上一篇:明·庄昶《答李西涯》
下一篇:明·唐寅《题画廿四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