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白草没燕山":黄云与白草淹没了燕山,
"百战空存两鬓斑":历经百次战斗,只空留两鬓斑白。
"不识征夫三十万":不知道三十万征夫,
"几人生入玉门关":有几人能活着进入玉门关。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战争诗。描绘了塞外战场的苍凉景象和征夫历经百战的沧桑,表达了对征夫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战争残酷性的悲愤之情。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黄云白草没燕山”,“黄云”“白草”“燕山”三个意象组合,勾勒出边塞特有的苍凉景象。黄云蔽日显天色沉郁,白草连天见环境荒寒,燕山则点出戍边之地的偏远险峻。三者叠加,既展现了边塞自然环境的恶劣,又暗示了征夫长期在此挣扎的艰辛,奠定全诗悲怆基调。对比:“黄云白草没燕山,百战空存两鬓斑”中,以“黄云白草”与“两鬓斑”形成视觉与情感的对比,“黄云白草”铺展燕山的苍茫壮阔,显自然的广袤;“两鬓斑”聚焦霜白鬓发,藏百战消磨的衰老与无奈。
3. 分段赏析
“黄云白草没燕山”,开篇用“黄云”“白草”“燕山”三个意象,勾勒出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象。黄云蔽日,白草连天,连燕山都仿佛被淹没在这样的环境中,既写出了边塞自然条件的恶劣,也为下文写征夫的艰辛做了铺垫,让人感受到戍边之地的荒凉与艰苦。“百战空存两鬓斑”,紧接着聚焦于征夫自身。“百战”说明征夫经历的战争之多、时间之长,背后是无数的艰辛与危险;“两鬓斑”则刻画了他如今衰老的模样。一个“空”字,道尽了征战的徒劳,历经百战,换来的只有满头白发,没有荣耀,只有岁月与战争留下的痕迹,充满了悲凉之感。“不识征夫三十万,几人生入玉门关”,这两句以反问的语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三十万”点明征夫数量之多,展现了战争的规模;而“几人生入玉门关”则直击战争的残酷,玉门关是戍边士兵归家的象征,可又有多少人能活着回去呢?这一问,充满了对生命逝去的痛惜,将对征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悲愤推向了高潮,引人深思。
上一篇:明·沈一贯《蹴踘》
下一篇:明·沈一贯《忽梦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