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guān
yīn

朝代:明作者:徐渭浏览量:3
qīng
shān
měi
rén
lóu
guàn
lián
zhuāng
ruò
piàn
jìng
miào
chāng
shí
xìng
zhí
jiāng
zhōng
yāng
shàng
chéng
gòu
zhī
xià
fān
qiáng
zhū
shuǐ
xiān
yàn
guāng
yān
jiàn
hǎi
shén
wàn
cháng
sān
yǒu
jiān
tóng
shuāng
西
mǎi
shì
fàn
bàn
dào
xiè
jiāng
guī
lái
dēng
zhú
wēi
zhān
cháng
jiǔ
chéng
zuì
tuí
rán
dǎo
fāng
chuáng
yóu
mèng
zhōng
yáo
guān
xiáng

译文

那青葱的山峦如同美丽的女子,而楼阁就像是梳妆的匣子一般装点着这方天地。如果没有这江水一片如镜的水面,青山和楼阁的美妙艳丽实在是难以彰显。这江边的石头是多么幸运啊,恰好位于这江水的中央。向上承接支撑着宏伟的楼阁建筑,向下汇聚着江面上的船帆和桅杆。楼阁那朱红和碧绿的色彩在江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野鸭和大雁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掠过。江面上烟雾弥漫,看不到大海的边际,思绪也仿佛随着这烟雾飘向了万里之外。我和三位友人一同出游,还带着两个僮仆。太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在集市上买饭吃,走了一半路程便解下驴缰绳休息。回来的时候没有灯烛照明,微微的细雨打湿了我的衣裳。买了酒却没有喝醉,疲惫地倒在方形的床上。还在梦中梦到自己站在观音阁中,远远地看着大鱼在江水中游动。

逐句剖析

"青山如美人":那青葱的山峦如同美丽的女子,

"楼观即奁妆":而楼阁就像是梳妆的匣子一般装点着这方天地。

"若无一片镜":如果没有这江水一片如镜的水面,

# 镜:一作“妙”。

"妙丽苦不昌":青山和楼阁的美妙艳丽实在是难以彰显。

# 妙:一作“镜”。

"兹石一何幸":这江边的石头是多么幸运啊,

"值此江中央":恰好位于这江水的中央。

"上乘巨构支":向上承接支撑着宏伟的楼阁建筑,

"下集帆与樯":向下汇聚着江面上的船帆和桅杆。

"朱碧得水鲜":楼阁那朱红和碧绿的色彩在江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凫雁拂波光":野鸭和大雁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掠过。

"烟雾不见海":江面上烟雾弥漫,看不到大海的边际,

"神去万里长":思绪也仿佛随着这烟雾飘向了万里之外。

"我与三友俱":我和三位友人一同出游,

"兼以僮仆双":还带着两个僮仆。

"日西买市饭":太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在集市上买饭吃,

"半道谢驴缰":走了一半路程便解下驴缰绳休息。

"归来乏灯烛":回来的时候没有灯烛照明,

"微雨沾我裳":微微的细雨打湿了我的衣裳。

"沽酒不成醉":买了酒却没有喝醉,

"颓然倒方床":疲惫地倒在方形的床上。

"犹梦立阁中":还在梦中梦到自己站在观音阁中,

"遥观大鱼翔":远远地看着大鱼在江水中游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燕子矶观音阁》是明代徐渭创作的诗作。此诗前半部分,诗人以“青山如美人,楼观即奁妆”等句,生动描绘燕子矶观音阁所处的青山、楼阁以及江景,将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融合,展现出独特景致;后半部分叙述自己与友人出游,傍晚买饭、归来乏灯烛等经历,还描述了梦中仍立阁观鱼的情景。全诗以自然质朴的笔触,记录了诗人游览燕子矶观音阁的所见所感,既有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也融入了个人的游踪与梦境,富有生活气息,展现出诗人对燕子矶观音阁景色的喜爱与独特感受,同时也体现出其随性洒脱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字文长,一字文清,号天池山人,晚号青藤老人,别署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靖年间,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充当幕僚,代笔《进白鹿表》为胡宗宪赢得嘉靖皇帝赏识,又助其擒获海盗徐海。后曾一度发狂,因杀妻而下狱七年。徐渭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其诗文奇纵恣肆,强调独创,反对模拟,深受公安派推崇;又长于行草书法,擅画水墨花竹、山水、人物,淋漓恣肆,有所创造。他还对戏剧颇有研究,撰《南词叙录》,开南戏研究之先风。代表作有戏曲论著《南词叙录》,文集《徐文长集》《徐文长逸稿》,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青山如美人,楼观即奁妆”,诗人将青山比作美人,把楼阁看作美人的梳妆匣,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燕子矶观音阁周边景色的优美与独特,给人以清新、浪漫之感,让人瞬间对这片山水有了鲜活印象。“若无一片镜,妙丽苦不昌。兹石一何幸,值此江中央”,诗人进一步阐述此地妙处,若没有这片独特景色,即便有美景也难彰显魅力,而观音阁所在的石头能处在江中央,是何等幸运,表达出对其地理位置的赞叹。“上乘巨构支,下集帆与樯。朱碧得水鲜,凫雁拂波光。烟雾不见海,神去万里长”,描绘出观音阁建筑宏伟,支撑于江边,下方江面上船只往来不断;阁身色彩在江水映衬下愈发鲜艳,凫雁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拂动,远处烟雾弥漫,仿若通向万里之外,营造出开阔、辽远又灵动的画面。“我与三友俱,兼以僮仆双。日西买市饭,半道谢驴缰”,叙述诗人与友人及僮仆一同出游,傍晚时分买饭,解下驴缰休息,充满生活气息,展现出游玩的随性与惬意。“归来乏灯烛,微雨沾我裳。沽酒不成醉,颓然倒方床。犹梦立阁中,遥观大鱼翔”,从归来时缺乏灯烛,被微雨打湿衣裳,想沽酒却未醉,到最后躺在床上仍梦到自己站在阁中眺望大鱼游动,将诗人对燕子矶观音阁景色的留恋与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余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龚用卿《湖上晚归》

下一篇:明·吴兆《姑苏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