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美人":那青葱的山峦如同美丽的女子,
"楼观即奁妆":而楼阁就像是梳妆的匣子一般装点着这方天地。
"若无一片镜":如果没有这江水一片如镜的水面,
# 镜:一作“妙”。
"妙丽苦不昌":青山和楼阁的美妙艳丽实在是难以彰显。
# 妙:一作“镜”。
"兹石一何幸":这江边的石头是多么幸运啊,
"值此江中央":恰好位于这江水的中央。
"上乘巨构支":向上承接支撑着宏伟的楼阁建筑,
"下集帆与樯":向下汇聚着江面上的船帆和桅杆。
"朱碧得水鲜":楼阁那朱红和碧绿的色彩在江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
"凫雁拂波光":野鸭和大雁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掠过。
"烟雾不见海":江面上烟雾弥漫,看不到大海的边际,
"神去万里长":思绪也仿佛随着这烟雾飘向了万里之外。
"我与三友俱":我和三位友人一同出游,
"兼以僮仆双":还带着两个僮仆。
"日西买市饭":太阳西下的时候,我们在集市上买饭吃,
"半道谢驴缰":走了一半路程便解下驴缰绳休息。
"归来乏灯烛":回来的时候没有灯烛照明,
"微雨沾我裳":微微的细雨打湿了我的衣裳。
"沽酒不成醉":买了酒却没有喝醉,
"颓然倒方床":疲惫地倒在方形的床上。
"犹梦立阁中":还在梦中梦到自己站在观音阁中,
"遥观大鱼翔":远远地看着大鱼在江水中游动。
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剧作家、书画家。字文长,一字文清,号天池山人,晚号青藤老人,别署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嘉靖年间,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充当幕僚,代笔《进白鹿表》为胡宗宪赢得嘉靖皇帝赏识,又助其擒获海盗徐海。后曾一度发狂,因杀妻而下狱七年。徐渭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代三大才子”。其诗文奇纵恣肆,强调独创,反对模拟,深受公安派推崇;又长于行草书法,擅画水墨花竹、山水、人物,淋漓恣肆,有所创造。他还对戏剧颇有研究,撰《南词叙录》,开南戏研究之先风。代表作有戏曲论著《南词叙录》,文集《徐文长集》《徐文长逸稿》,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
1. 分段赏析
“青山如美人,楼观即奁妆”,诗人将青山比作美人,把楼阁看作美人的梳妆匣,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燕子矶观音阁周边景色的优美与独特,给人以清新、浪漫之感,让人瞬间对这片山水有了鲜活印象。“若无一片镜,妙丽苦不昌。兹石一何幸,值此江中央”,诗人进一步阐述此地妙处,若没有这片独特景色,即便有美景也难彰显魅力,而观音阁所在的石头能处在江中央,是何等幸运,表达出对其地理位置的赞叹。“上乘巨构支,下集帆与樯。朱碧得水鲜,凫雁拂波光。烟雾不见海,神去万里长”,描绘出观音阁建筑宏伟,支撑于江边,下方江面上船只往来不断;阁身色彩在江水映衬下愈发鲜艳,凫雁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拂动,远处烟雾弥漫,仿若通向万里之外,营造出开阔、辽远又灵动的画面。“我与三友俱,兼以僮仆双。日西买市饭,半道谢驴缰”,叙述诗人与友人及僮仆一同出游,傍晚时分买饭,解下驴缰休息,充满生活气息,展现出游玩的随性与惬意。“归来乏灯烛,微雨沾我裳。沽酒不成醉,颓然倒方床。犹梦立阁中,遥观大鱼翔”,从归来时缺乏灯烛,被微雨打湿衣裳,想沽酒却未醉,到最后躺在床上仍梦到自己站在阁中眺望大鱼游动,将诗人对燕子矶观音阁景色的留恋与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余味无穷。
上一篇:明·龚用卿《湖上晚归》
下一篇:明·吴兆《姑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