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tái

朝代:明作者:叶向高浏览量:3
shuǐ
tíng
biān
niǎn
guò
zhǐ
jīn
rén
shuō
hàn
shān
fēng
yún
xīng
wáng
lǎo
zhēng
chuán
zhú
jiǔ
sàn
yáng
gōng
shù
lěng
tái
lín
chūn
àn
huā
duō
zuì
lián
chǔ
qíng
chóu
jué
hèn
qiān
qiū
shàng

译文

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御辇经过泗水亭边,如今人们还在谈论着汉家的山河。风云仿佛独自守护着汉高祖兴起的王霸之地,当地的父老乡亲们争相传颂着当年刘邦击筑而歌的故事。酒宴散去,夕阳西下,宫殿里的树木显得清冷,歌风台临近春天的河岸,野花盛开繁多。最令人哀叹楚地歌舞的愁绝之情,这遗恨历经千秋万代仍然没有被磨灭。

逐句剖析

"泗水亭边御辇过":当年汉高祖刘邦的御辇经过泗水亭边,

"只今人说汉山河":如今人们还在谈论着汉家的山河。

"风云独护兴王地":风云仿佛独自守护着汉高祖兴起的王霸之地,

"父老争传击筑歌":当地的父老乡亲们争相传颂着当年刘邦击筑而歌的故事。

"酒散夕阳宫树冷":酒宴散去,夕阳西下,宫殿里的树木显得清冷,

"台临春岸野花多":歌风台临近春天的河岸,野花盛开繁多。

"最怜楚舞情愁绝":最令人哀叹楚地歌舞的愁绝之情,

"遗恨千秋尚不磨":这遗恨历经千秋万代仍然没有被磨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歌风台》是明代叶向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歌风台展开咏史怀古之情。首联提及刘邦曾路过泗水亭,如今人们仍谈论汉家山河,点明歌风台的历史渊源和人们对汉朝的记忆。颔联描绘风云守护兴王之地,父老传颂击筑之歌,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传承的氛围。颈联通过酒散夕阳、宫树清冷与台临春岸、野花繁多的对比,展现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景象。尾联以楚舞情愁绝、遗恨千秋不磨作结,抒发了对历史兴亡和人物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遗迹所承载的情感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泗水亭边御辇过,只今人说汉山河。”开篇点明歌风台与刘邦的历史关联,当年刘邦的御辇经过泗水亭,如今人们依然传颂着汉家的山河,强调了历史的传承和人们对汉朝的记忆,为全诗奠定了历史的基调。“风云独护兴王地,父老争传击筑歌。”这两句通过风云守护兴王之地和父老传颂击筑之歌,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传承的氛围。“风云”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力量,“父老”则代表着民间对历史的传承和铭记,使诗歌具有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酒散夕阳宫树冷,台临春岸野花多。”颈联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景象,酒散后的夕阳下,宫殿里的树木显得清冷;而歌风台临近春天的河岸,野花盛开繁多。这种对比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昔日的繁华已逝,如今只剩下自然的生机。“最怜楚舞情愁绝,遗恨千秋尚不磨。”尾联聚焦于楚舞所蕴含的情愁和遗恨,认为这种情感历经千秋万代仍然没有被磨灭。诗人通过对楚舞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兴亡和人物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遗迹所承载的情感和意义的深刻思考,升华了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吴世忠《歌风台》

下一篇:明·沈明臣《语儿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