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朝代:明作者:徐祯卿浏览量:3
cháng
ān
lóu
xiāng
wàng
zhū
lián
shí
èr
háng
绿
shuǐ
guò
qiáo
tōng
jiǔ
shì
chūn
fēng
xià
yǒu
chuí
yáng

译文

长安城的楼阁高耸相对,家家户户垂挂着成排的珠帘。碧绿的河水从桥下流过,连通热闹的酒肆,春风吹拂中下马驻足,眼前尽是低垂的杨柳。

逐句剖析

"长安楼阁互相望":长安城的楼阁高耸相对,

"户户珠帘十二行":家家户户垂挂着成排的珠帘。

"绿水过桥通酒市":碧绿的河水从桥下流过,连通热闹的酒肆,

"春风下马有垂杨":春风吹拂中下马驻足,眼前尽是低垂的杨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大道曲》是明代诗人徐祯卿的一首七言绝句,属写景题材。全诗聚焦长安城的繁华风貌。首句“楼阁互相望”以建筑高耸交错的立体感呈现都城气派,“珠帘十二行”以珠帘密集垂挂的细节暗喻市井富庶;后两句转写自然与人文交融之景,“绿水过桥”勾连酒市喧闹,“春风下马”点出垂杨拂面的闲适,一“通”一“有”串联起水桥、街市与行人,动静相宜。诗人巧妙运用对仗与虚实结合手法,“十二行”虚指珠帘繁密,“垂杨”实写春意盎然,既烘托盛世图景,又以驻足赏柳的细节流露文人雅趣。全诗通过简练明快的笔触,生动再现了明代城市的繁华景象与市井生活气息,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江南四才子”之一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八年进士,任大理寺左寺副,因失囚,被贬至国子监博士。徐祯卿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其早期诗学白居易、刘禹锡,诗风哀婉清丽;后期诗风为之一变,转为雄健。登第后,与李梦阳、何景明等并称“前七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论诗主情致,与清王士祯所倡神韵说有相通之处。著有《迪功集》,另著有诗评著作《谈艺录》《异林》《剪胜野闻》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长安楼阁互相望”以“互相望”三字勾勒出都城建筑群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立体图景,既显长安城的繁华规模,又以拟人笔法赋予楼阁彼此呼应的动态感。次句“户户珠帘十二行”中“珠帘”点明市井富庶,珠玉垂帘是商户门面的典型装饰,“十二行”非实指,而是以夸张手法强化珠帘层叠垂挂的视觉效果,渲染出街市琳琅满目的盛况。第三句“绿水过桥通酒市”将视角从建筑转向流水,用“通”字串联起自然景观与人间烟火,一桥跨绿水,直引向喧闹酒肆,既凸显水陆交通之便利,又以水流无形的穿透力打破楼阁的凝固感,增添画面流动生机。尾句“春风下马有垂杨”中“下马”是点睛之笔,行人本可策马疾驰,却因春风拂面、柳丝撩人而驻足,以动作细节传递出春光醉人的吸引力;“垂杨”既实写杨柳柔条低垂,又暗含“系马垂杨”的典故,在热闹市井中透出几分文人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徐贲《答高季迪酒醒闻雨》

下一篇:明·贝琼《晚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