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huā
ān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3
táo
huā
táo
huā
ān
táo
huā
ān
táo
huā
xiān
táo
huā
xiān
rén
zhòng
táo
shù
yòu
zhāi
táo
huā
mài
jiǔ
qián
jiǔ
xǐng
zhǐ
zài
huā
qián
zuò
jiǔ
zuì
hái
lái
huā
xià
mián
bàn
xǐng
bàn
zuì
huā
luò
huā
kāi
nián
nián
dàn
yuàn
lǎo
huā
jiǔ
jiān
yuàn
gōng
chē
qián
chē
chén
zhě
jiǔ
zhǎn
huā
zhī
pín
zhě
yuán
ruò
jiāng
guì
pín
jiàn
zài
píng
zài
tiān
ruò
jiāng
pín
jiàn
chē
chí
xián
bié
rén
xiào
tài
fēng
diān
xiào
rén
kàn
chuān
穿
jiàn
líng
háo
jié
huā
jiǔ
chú
zuò
tián

译文

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又摘下桃花去换酒钱。酒醒的时候只在花间静坐,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样的穷人的缘分和爱好啊。如果将别人的富贵和我的贫贱来比较,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他们为权贵奔走效力,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别人笑话我太疯癫,我却笑别人看不穿世事。君不见那些豪门贵族虽然也曾一时辉煌,如今他们却看不见他们的墓冢,只有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逐句剖析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坞里有座桃花庵,

# 桃花庵:唐寅在桃花坞建屋,名为桃花庵。拓本诗幅有“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坞:位于苏州金阊门外。北宋时章粢父子在此建成别墅,后渐废为蔬圃。唐寅于此筑室,故名桃花庵。坞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地方,今江苏省苏州市有地名“桃花坞”。

"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庵里有个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桃花仙人种着很多桃树,

"又摘桃花卖酒钱":又摘下桃花去换酒钱。

# 又摘桃花卖酒钱:拓本诗幅作“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醒的时候只在花间静坐,

# 花前坐:拓本诗幅等作“花下坐”。,只在:拓本诗幅等作“只来”。

"酒醉还来花下眠":酒醉的时候在花下睡觉。

# 还来:拓本诗幅作“还须”。

"半醒半醉日复日":半醒半醉之间一天又一天,

# 半醒半醉:拓本诗幅作“花前花后”。

"花落花开年复年":花开花落之间一年又一年。

# 花落花开:拓本诗幅作“酒醉酒醒”。

"但愿老死花酒间":我只想老死在桃花和美酒之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不愿意在达官显贵们的车马前鞠躬行礼、阿谀奉承。

# 不愿鞠躬车马前:这两句拓本诗幅作“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车马,此处代指高官权贵。

"车尘马足富者趣":车水马龙是贵族们的志趣,

# 富者:拓本诗幅作“贵者”。

"酒盏花枝贫者缘":酒杯花枝才是像我这样的穷人的缘分和爱好啊。

# 贫者:拓本诗幅作“贫贱”。

"若将富贵比贫贱":如果将别人的富贵和我的贫贱来比较,

# 贫贱:拓本诗幅等作“贫者”。

"一在平地一在天":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若将贫贱比车马":如果将我的贫贱和达官显贵的车马相比较,

# 贫贱:拓本诗幅等作“花酒”。

"他得驱驰我得闲":他们为权贵奔走效力,我却得到了闲情乐趣。

"别人笑我太疯癫":别人笑话我太疯癫,

# 疯癫:拓本诗幅作“风骚”。,太:一作“忒”。,别人:拓本诗幅作“世人”。

"我笑他人看不穿":我却笑别人看不穿世事。

# 他人:拓本诗幅作“世人”。,笑:拓本诗幅作“咲”。

"不见五陵豪杰墓":君不见那些豪门贵族虽然也曾一时辉煌,

# 五陵豪杰墓:原指汉朝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座皇陵,皇陵周围还环绕着富家豪族和外戚陵墓,后用来指豪门贵族。,不见:拓本诗幅作“记淂”。

"无花无酒锄作田":如今他们却看不见他们的墓冢,只有被当作耕种的田地。

# 锄作田:拓本诗幅等作“锄做田”。,无花无酒:指没有人前来祭祀,摆花祭酒是祭祀的礼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桃花庵歌》是明代唐寅所作七言古诗。当时唐寅仕途失意,作此诗以桃花仙人自喻,以独特视角展现其人生态度,借“老死花酒间”与“鞠躬车马前”对比,呈现闲适与名利两种生活方式,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表达了诗人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志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桃花庵歌》创作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此前六年,唐寅曾高中解元,却受科场舞弊案牵连,功名被革。历经此番挫折,他长期经受生活磨炼,看穿了功名富贵的虚幻,意识到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换取的功名利禄难以长久。于是他绝意仕进,选择卖画度日,于苏州桃花坞筑桃花庵,过上了以花为朋、以酒为友的闲适半隐生活。在此背景下,唐寅创作此诗,用以表达自己乐于归隐、淡泊功名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诗中诗人以桃花仙人自喻,描绘了种桃卖花、花前饮酒、花下酣眠的生活日常,通过将“老死花酒间”的闲适与“鞠躬车马前”的名利生活进行鲜明对比,表达了自己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同流、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态度,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脱豁达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顶真:“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前一句末尾的词语是后一句开头的词语,通过这种手法,有意突出“桃花”意象,使诗句语气连贯,节奏流畅,鲜明地刻画了桃花仙人的形象。对比:将“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中“花酒间”的闲适生活与“车马前”阿谀权贵的生活进行对比,凸显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在的心境,深刻揭示贫与富、闲适与劳顿的辩证关系。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运用顶真手法,巧妙串联,反复强化“桃花”意象。生动勾勒出诗人作为桃花仙人,于桃花坞中种桃卖花的生活场景,鲜明展现出其优游林下、洒脱自在的隐者形象。次四句:“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描绘诗人与花相伴、以酒为友的日常。无论酒醒还是酒醉,始终不离开桃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体现出诗人对花与酒的执着,寄寓着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坚守。再四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直抒胸臆,将“老死花酒间”的闲适与“鞠躬车马前”的阿谀奉承相对比,表明诗人宁愿在花酒中度过一生,也不愿为追求富贵而折腰的生活态度,凸显其对淡泊生活的向往。最后四句:“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忒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通过议论,深入剖析富贵与贫穷的利弊,揭示出富者虽有车马之贵却劳顿,贫者虽贫却有花酒之闲的辩证关系。同时,以“世人笑我”与“我笑他人”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全诗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同时桃花因与“逃”同音而具隐者之意,更体现出追求自由、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可贵精神。表达了诗人乐于归隐、淡泊功名,不愿与世俗同流、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态度,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脱豁达的心境。

4. 作品点评

《桃花庵歌》是唐寅诗中之上乘者,极具文学价值。此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直白,回旋委婉,其如民谣般质朴自然,却蕴含着深远的意蕴,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此诗在明代诗坛别具一格,体现了古代失意文人的精神追求,对后世展现文人精神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语肤而意隽,似怨似适,令人情醉,而书笔亦自流畅可喜。”

明王世贞《跋伯虎画》

# “这诗在当时是一种新格。它语言浅显,差不多完全是白话,音节流畅,首节更有衔连不绝气流注的效果,读起来非常爽快它正好表现诗人真诚坦率的感情和诗中歌颂现世快乐的情调。”

不详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唐寅〈桃花庵歌〉赏析》

# “唐寅此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深受后世高洁之士的喜爱。”

不详广西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寅生《中国古典诗文精品读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钱宰《过钓台》

下一篇:明·徐祯卿《羽林少年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