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lián

朝代:明作者:沈周浏览量:3
shuí
fàng
chūn
yún
xià
qióng
chóng
wàn
chóng
qíng
zhū
guāng
dàng
chūn
mèng
suǒ
yǐng
tōng
fēng
xiào
yǒu
shēng
wài
miàn
lìng
rén
bèi
chóu
chàng
biān
róng
yǎn
fēn
míng
zhī
yuán
fèn
nán
qīng
gǎn
yáng
huā
yàn
zhēng

译文

是谁把春天的云霞裁作帘幕,垂挂在弯弯的玉钩前,这层薄如蝉翼的帘幕,却将千丝万缕的情思阻隔两边。珠串在日光下荡漾出碎金般的光芒,恍惚间春景如烟似幻,雕花的帘影随风轻摇,窸窣声中仿佛藏着少女的笑谈。隔帘远望的人徒然生出惆怅,帘内的人却能将外界景致看得真切分明。明知没有机缘便不能轻易掀帘而入,怎敢与纷飞的杨花、呢喃的燕子争抢春日的烂漫。

逐句剖析

"谁放春云下曲琼":是谁把春天的云霞裁作帘幕,垂挂在弯弯的玉钩前,

"一重薄隔万重情":这层薄如蝉翼的帘幕,却将千丝万缕的情思阻隔两边。

"珠光荡日春如梦":珠串在日光下荡漾出碎金般的光芒,恍惚间春景如烟似幻,

# 春:一作花。

"琐影通风笑有声":雕花的帘影随风轻摇,窸窣声中仿佛藏着少女的笑谈。

"外面令人倍惆怅":隔帘远望的人徒然生出惆怅,

"里边容眼自分明":帘内的人却能将外界景致看得真切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明知没有机缘便不能轻易掀帘而入,

# 缘分:因缘,机缘。

"敢与杨花燕子争":怎敢与纷飞的杨花、呢喃的燕子争抢春日的烂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帘》是明代诗人沈周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帘为吟咏对象,通过虚实相生的意象组合,构建出含蓄隽永的意境。前两联“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与“珠光荡日春如梦,琐影通风笑有声”,以春云喻帘,通过珠光、琐影等光影变幻,既写出帘幕在日光下的朦胧美感,又暗含内外空间的阻隔与情感牵连。后两联“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转实入虚,通过内外视角的对比,赋予帘幕以人格化特征,末句“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更以拟人手法,将帘幕的物理属性升华为对机缘的哲思。全诗通篇不著“帘”字而处处显帘,既展现明代文人观察自然的精微视角,又体现其托物言志的创作传统。既有对现实阻隔的怅惘,又暗含超然物外的洒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绘画大师

沈周(1427~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时从学于陈孟贤,博览群书,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终身未仕。沈周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大家”。其绘画成就颇高,擅长画山水。四十岁前多画小幅,作细笔,谨密中具浑成之势,人称“细沈”;后拓为大幅,笔墨坚实豪放,形成中锋为长、沉着浑厚风貌,人称“粗沈”。还兼工花卉、鸟兽、人物。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传世画作有《庐山高图》《仿董巨山水图》《沧州趣图》等。著有《石田集》《石田杂记》《江南春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谁放春云下曲琼”一句,以奇妙想象起笔。“春云”本飘浮于天际,轻柔而美丽,这里却用来形容帘子,诗人仿若发出疑问,究竟是谁将如这般美妙的春云,垂挂在了弯弯的帘钩之上呢?此句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帘子质地的轻柔、色泽的淡雅,给人以如诗如画之感,也展现出诗人对帘子的由衷赞美与独特观察视角。​“一重薄隔万重情”,这“一重薄”说的是帘子本身轻薄的物理特性,然而,这看似单薄的帘子,却隔出了“万重情”。帘子虽薄,却能分隔空间,而空间的分隔并没有让情感消散,反而滋生出了千丝万缕、复杂深沉的情感。这一句将帘子的阻隔作用与情感的深厚浓烈相对照,体现出情感的难以被物质所束缚,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珠光荡日春如梦”,当阳光洒落在帘子上,帘子上的装饰闪耀着光芒,那光芒在日光中闪烁摇曳,仿佛春日里如梦似幻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日光、珠光与如梦的氛围融合,既写出了帘子在阳光下的璀璨夺目,又营造出一种朦胧、虚幻的美感,让人仿若置身于梦幻的春日仙境,进一步强化了对帘子美妙的描绘。​“琐影通风笑有声”,“琐影”指帘子上的花纹或装饰投下的影子,当微风拂过,帘子随风飘动,影子也跟着晃动,仿佛在欢笑,且似乎能听到那笑声。此句巧用拟人手法,赋予帘子的影子以人的情感与声音,生动地展现出帘子在风中灵动的姿态,动静结合,让帘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反映出诗人观察之细致入微。​“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帘子外面的世界,可能是纷繁复杂、充满无奈与烦恼的,这让诗人倍感惆怅;而帘子里面,视野清晰,内心也似乎更加明澈。这种内外的反差,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更是心境上的,表达出诗人对外面世界的厌倦以及对帘内相对宁静、清晰世界的向往,借帘子这一意象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倾向。​“知无缘分难轻入,敢与杨花燕子争”,诗人深知没有缘分就难以轻易进入帘子内部所代表的那个世界。杨花轻盈、燕子灵动,它们在帘子外自由飞舞,而帘子却坚守着自己的界限。诗人以帘子自比,表明自己坚守内心世界,不与外界那些看似自由却浮躁的事物相争,体现出一种对自我内心宁静的守护以及不随波逐流的独立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蔡羽《晓起》

下一篇:明·王九思《晨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