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雏高飞夏风暖":幼雉向高处飞翔,夏日的风温暖宜人,
"行割黄云随手断":行走着收割如黄云般的麦子,随手就能折断。
"疏茎短若牛尾垂":稀疏的麦茎短小得像牛尾下垂,
"去冬无雪不相疑":(回想)去年冬天没有下雪,(如今看麦秆细弱)倒也不觉得意外。
"场头负归日色白":在晒场边背着麦子归来,日光炽烈发白,
"穗落连枷声拍拍":麦穗落下,连枷拍打发出“拍拍”声。
"呼儿打晒当及晴":呼唤孩子趁着晴天打麦晒麦,
"雨来怕有飞蛾生":担心下雨后会生出飞蛾。
"卧驱鸟雀非爱惜":躺着驱赶鸟雀并非吝啬,
"明年好收从尔食":等明年收成好时就让你们(鸟雀)啄食。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后擢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他因作《上梁文》受牵连,被腰斩于市。高启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并称“吴中四杰”。早年他与王行、徐贲、宋克等人比邻,常以诗酒唱和,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高启的诗歌题材丰富,主要分为社会动乱诗、咏史怀古诗、纪游酬赠诗、感怀诗四类。其诗风格自然浑成、清新古朴、沉雄伉健。诗文集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后人汇辑其作品为《高太史大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体农事诗,描绘了夏收打麦场景,从割麦、负麦到打晒,体现农人的辛劳与期盼,营造出质朴真切的农耕生活氛围。
2. 分段赏析
“雉雏高飞夏风暖,行割黄云随手断”,开篇描绘麦收时节的景象。暖风中幼雉高飞,农人行走在田间收割麦子,“黄云”以比喻写出麦田的金黄茂密,“随手断”则显割麦动作的娴熟,勾勒出夏日农忙的生动画面,充满生活气息。“疏茎短若牛尾垂,去冬无雪不相疑”,续写麦子的形态与生长背景。麦秆稀疏短小如牛尾下垂,暗示因去年冬天无雪可能影响了收成,既写实又暗含对农事的细致观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对收成的关切。“场头负归日色白,穗落连枷声拍拍”,转向收麦后的场景。农人将麦子背到晒场时,日光已变得炽烈发白,“日色白”点明劳作时间之长;连枷拍打麦穗发出“拍拍”声,以声衬景,写出打麦的繁忙,画面感与听觉感交织。“呼儿打晒当及晴,雨来怕有飞蛾生”,写农人对后续劳作的安排。呼唤孩子趁着晴天赶紧打麦晒麦,担心下雨会生飞蛾损坏麦子,“当及晴”“怕有”等词,尽显农人的细心与对收成的珍视,朴实语言中藏着生活的智慧。“卧驱鸟雀非爱惜,明年好收从尔食”,以农人驱赶鸟雀的心理作结。说躺在地上驱赶鸟雀并非吝啬,而是希望明年收成好时让鸟雀也能觅食,既写出护麦的情景,又显农人的宽厚与对丰收的期盼,让情感更显真挚。
上一篇:明·廖孔说《赠友》
下一篇:明·止庵法师《秋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