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挺穹壁":孤生的松树挺立在高高的崖壁上,
# 穹壁:高高的崖壁。
"下临万里波":崖壁下面正对着的是万里的水波。
"激湍啮其根":急速奔流的江水侵蚀着孤松的根,
# 激湍:急流。
"惊飚撼其柯":惊天怒海的狂风摇撼孤松的树枝。
# 惊飚:突发的暴风;狂风。
"纷纷穴赤蚁":林下地上洞穴内很多红色的蚂蚁,
"袅袅缠青萝":纤长柔美的松萝缠绕着高挺的树。
"群攻未云已":猛烈的冷风从四面八方攻击不止,
"生意当如何":山林中茂密草木的生命力会怎样。
"严霜一夕坠":凛冽的浓霜一夕之间就降临人间,
"高标复嵯峨":那些高挺的树木仍然是高耸入云。
# 嵯峨:高耸的样子。
"君子固穷节":君子一直固守着贫贱穷困的高节,
"感慨成悲歌":愤激慷慨的情绪变成了悲壮的歌。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其描写的核心意象是“孤松”。诗人以孤松自比,或借孤松喻指君子,通过这一意象寄托了君子身处逆境而依然坚守节操、不改其志的精神品格。全诗借物抒怀,既展现了孤松的独立不群与坚韧不屈,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孤高情怀。
2. 分段赏析
“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四句构成全诗的生存困境图景。“挺”字赋予孤松主动抗争的姿态,与“穹壁”的险峻形成张力对比。“激湍啮其根”的“啮”字将水流拟作噬咬的猛兽,“惊飚撼其柯”的“撼”字凸显风力之狂暴,两个动词精准刻画自然力量对松树的双向夹击。这种上下交攻的处境设置,为后文多重磨难描写作好铺垫。“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四句转入微观视角的生存危机。“赤蚁”的密集穴居与“青萝”的柔曼缠绕形成刚柔并济的威胁,昆虫啃噬与植物绞杀的双重侵害,使“群攻”具有持续性与隐蔽性特质。“生意当如何”的诘问不落俗套,将物理层面的生存考验提升至哲学层面的存在思考。“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四句完成意象升华与主旨点明。严霜意象既是对前文所有磨难的总结,又是终极考验的象征,“复嵯峨”三字展现松树在毁灭性打击后的重生,形成全诗最强烈的转折。尾联由物及人,将自然意象明确转化为道德象征,“固穷节”与“成悲歌”的并置,既彰显气节的崇高性,又流露坚守者的孤寂感。
上一篇:明·止庵法师《古怀》
下一篇:明·李东阳《断弦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