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àn
shū

朝代:明作者:郑希良浏览量:3
jiāng
dài
yōu
yōu
suì
yuè
qíng
gòng
zhú
liú
wàn
tiān
yún
chū
sài
shēng
qiāng
dēng
lóu
cháng
fēng
chuī
sòng
yān
shān
duàn
yàn
guī
lái
qiū
lǎn
huái
怀
xiāng
piān
yǒu
gǎn
chéng
luò
sāo
tóu

译文

鸭绿江像一条飘带,悠悠地流向远方,岁月无情地和江水一起流逝。万里之外的北方胡地,云彩飘向塞外,一声羌笛悠悠传来,羁旅的游子独自登上高楼。强劲的长风送来燕山的雨,失群的大雁带来了鹤野的秋意。看到这些景物,怀念故乡的情感格外深切,夕阳下的孤城之中,我独自搔着头发,满心惆怅。

逐句剖析

"鸭江如带去悠悠":鸭绿江像一条飘带,悠悠地流向远方,

"岁月无情共逐流":岁月无情地和江水一起流逝。

# 岁月无情共逐流:一作“岁月无声暗逐流”。

"万里胡天云出塞":万里之外的北方胡地,云彩飘向塞外,

"一声羌笛客登楼":一声羌笛悠悠传来,羁旅的游子独自登上高楼。

"长风吹送燕山雨":强劲的长风送来燕山的雨,

"断雁归来鹤野秋":失群的大雁带来了鹤野的秋意。

"览物怀乡偏有感":看到这些景物,怀念故乡的情感格外深切,

# 览物怀乡偏有感:一作“对酒却歌乡国异”。

"孤城落日独搔头":夕阳下的孤城之中,我独自搔着头发,满心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漫书》是明代郑希良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一说是明代李行所作。诗歌描绘了鸭绿江如带子般悠悠流去,岁月无情与之共逐,万里胡天的云飘向塞外,客子闻羌笛之声登楼,长风吹来燕山的雨,断雁带来鹤野的秋意,观览景物时怀乡之情格外深切,在孤城落日中独自搔头的情景。全诗借边塞的苍凉景致与漂泊的境遇,表达了浓厚的思乡之情,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流露出在边塞风光中触发的深沉愁绪与对故乡的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鸭江如带去悠悠,岁月无情共逐流”,开篇描绘鸭江如一条带子悠悠远去,诗人由江水联想到岁月,感慨岁月如同江水般无情地流逝。此联既点明了地点,又奠定了全诗略带惆怅的基调,为后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颔联“万里胡天云出塞,一声羌笛客登楼”,描绘了塞外广阔天空中云朵飘出边塞的宏大景象,同时传来一声羌笛,引发诗人思乡之情,促使诗人登上高楼远望。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营造出塞外空旷、孤寂的氛围,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颈联“长风吹送燕山雨,断雁含来鹤野秋”,长风吹送着燕山的雨,给人一种风雨交加的压抑感,断雁带着鹤野的秋意,更增添了塞外的凄凉。此联进一步渲染塞外的萧瑟氛围,借景抒情,使诗人的思乡与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尾联“览物怀乡偏有感,孤城落日独搔头”,诗人因眼前的景物而触景生情,强烈地思念家乡。在孤城落日的背景下,诗人独自搔头,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寂。以景结情,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身处塞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黎扩《洞庭秋月》

下一篇:明·徐祯卿《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