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欲挂晴川树":斜阳快要挂在晴日下的树木上,
"丹霞远映潇湘浦":红色的云霞远远映照在潇湘的水滨。
"洞庭湖上接星沙":洞庭湖与星沙相连,
"万里归舟自何处":那行走了万里的归舟是从哪里来的呢。
"云帆缥缈天际来":白色的船帆在云雾中隐隐约约从天边驶来,
"势压滔天云浪摧":气势压倒了汹涌的波涛,仿佛能把云浪都冲垮。
"须臾已达汉江曲":不一会儿就到达了汉江的弯曲处,
"江声汹涌如鸣雷":江水汹涌的声音如同打雷一般。
"汉阳城头夜吹角":夜晚在汉阳城的城头吹起了号角,
"暂从鹦鹉洲边泊":船只暂时停靠在鹦鹉洲的岸边。
"长笛一声山月低":悠长的笛声响起,山上的月亮仿佛也低沉下来,
"残灯数点江云薄":几点残灯在稀薄的江云下闪烁。
"西蜀滇南与海通":西边的蜀地、南边的滇地与大海相通,
"浮波来往自无穷":船只在水波上往来,没有尽头。
"暮天已卷三湘雾":傍晚的天空已经卷走了三湘的雾气,
"晓日还悬七泽风":清晨的太阳还悬挂在七泽的风中。
"突兀危楼瞰江水":高耸的危楼俯瞰着江水,
"临眺何人频徙倚":有谁在临高眺望时频繁地徘徊呢。
"寒鸦飞尽淡烟收":寒冷的乌鸦飞尽,淡淡的烟雾消散,
"浩荡瑶空净如洗":广阔的天空明净得如同被清洗过一样。
明朝第五位皇帝
朱瞻基(1398~1435),即明宣宗。明代皇帝。永乐九年立为皇太孙,数从成祖北巡、征讨。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即皇帝位,年号宣德。他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史称“仁宣之治”。卒葬于景陵,庙号宣宗,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擅长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绘画,书法遒劲圆熟。其作品风格雅致,诗文创作丰富。主要作品有《乐静诗》《武侯高卧图》《雪意歌》等。
1. 分段赏析
“斜阳欲挂晴川树,丹霞远映潇湘浦”,这两句诗中“斜阳”“晴川树”“丹霞”“潇湘浦”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傍晚江景图,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洞庭湖上接星沙,万里归舟自何处”,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更广阔的空间,引发读者的遐想,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云帆缥缈天际来,势压滔天云浪摧”,通过描写船帆和波浪,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须臾已达汉江曲,江声汹涌如鸣雷”,表现了船只行驶速度之快,以及江水的汹涌澎湃,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汉阳城头夜吹角,暂从鹦鹉洲边泊”,夜晚的号角声和停靠的船只,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使诗歌更加贴近现实。“长笛一声山月低,残灯数点江云薄”,悠长的笛声、低沉的山月、稀薄的江云和闪烁的残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西蜀滇南与海通,浮波来往自无穷”,展现了江水的浩渺和交通的繁忙,体现了大自然的广阔和人类的活动。“暮天已卷三湘雾,晓日还悬七泽风”,描绘了从傍晚到清晨的时间变化和景色转换,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突兀危楼瞰江水,临眺何人频徙倚”,高耸的危楼和徘徊的身影,引发读者的思考,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寒鸦飞尽淡烟收,浩荡瑶空净如洗”,寒冷的乌鸦飞尽,淡淡的烟雾消散,广阔的天空明净得如同被清洗过一样,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使诗歌在结尾处达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
上一篇:明·止庵法师《秋亭》
下一篇:明·冯梦祯《五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