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huà
lěng
luò

朝代:明作者:明无名氏浏览量:3
táo
huā
lěng
luò
bèi
fēng
piāo
piāo
luò
cán
huā
guò
xiǎo
qiáo
qiáo
xià
jīn
shuāng
shuǐ
shuǐ
biān
xiǎo
niǎo
xīn
máo
máo
wèi
shī
湿
huáng
méi
jiāng
fèn
wài
jiāo
jiāo
姿
cháng
bàn
chuí
yáng
liǔ
liǔ
wài
shuāng
fēi
yàn
gāo
gāo
jiā
rén
chuī
biān
luán
xiàn
线
guà
tāo
tāo
líng
lóng
xiāng
shǒu
shǒu
zhōng
yǒu
shàn
wàng
cháo
cháo
píng
liǎng
àn
fēng
fān
wěn
wěn
zuò
zhōu
zhōng
qiě
màn
yáo
yáo
西
tiān
jiāng
wǎn
wǎn
chuāng
tàn
liáo
liáo
tuī
shā
chuāng
guān
lěng
luò
luò
yún
miǎo
miǎo
bèi
shuǐ
qiāo
qiāo
mén
jiè
wèn
tiān
tái
guò
xiǎo
qiáo
yǒu
duàn
qiáo
qiáo
biān
zhòng
táo

译文

桃花在风中被吹落,飘落的残花飞过小桥。桥下金鱼在水中嬉戏,水边的小鸟梳理着新长的羽毛。黄梅雨没有打湿小鸟的羽毛,雨滴落在江梨上显得格外娇艳。娇艳的江梨常常与垂杨柳相伴,柳外有紫燕高高地飞翔。高阁上有佳人吹奏玉笛,笛边挂着鸾线和丝绦。丝绦玲珑好似香佛手,佳人手中拿着扇子遥望着河潮。河潮平静,两岸风帆平稳,稳坐在舟中慢慢摇动。摇船进入西河时天色将晚,夜晚在窗边寂寞地感叹无聊。无聊中推开纱窗观看外面的冷落景色,落云渺茫,仿佛被水敲击着,敲门询问去天台的路,路过小桥时看到有断桥,桥边种着碧桃。

逐句剖析

"桃花冷落被风飘":桃花在风中被吹落,

"飘落残花过小桥":飘落的残花飞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桥下金鱼在水中嬉戏,

"水边小鸟理新毛":水边的小鸟梳理着新长的羽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黄梅雨没有打湿小鸟的羽毛,

"雨滴江梨分外娇":雨滴落在江梨上显得格外娇艳。

"娇姿常伴垂杨柳":娇艳的江梨常常与垂杨柳相伴,

"柳外双飞紫燕高":柳外有紫燕高高地飞翔。

"高阁佳人吹玉笛":高阁上有佳人吹奏玉笛,

"笛边鸾线挂丝绦":笛边挂着鸾线和丝绦。

"绦丝玲珑香佛手":丝绦玲珑好似香佛手,

"手中有扇望河潮":佳人手中拿着扇子遥望着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河潮平静,两岸风帆平稳,

"稳坐舟中且慢摇":稳坐在舟中慢慢摇动。

"摇入西河天将晚":摇船进入西河时天色将晚,

"晚窗寂寞叹无聊":夜晚在窗边寂寞地感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无聊中推开纱窗观看外面的冷落景色,

"落云渺渺被水敲":落云渺茫,仿佛被水敲击着,

"敲门借问天台路":敲门询问去天台的路,

"路过小桥有断桥":路过小桥时看到有断桥,

"桥边种碧桃":桥边种着碧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桃话冷落》是一首写于明代的顶真诗作。作者身份具有争议,一说是嘉靖年间的参将长棱所写,一说是长棱翻咏前人作品。此诗以桃花起笔,通过十二句工整的对仗,描绘了从落花、小桥到垂杨、紫燕的春景画卷,由舟行暮色引出寂寥心绪,结尾又以桃花收束画面,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给人一种余味悠长的感觉,也让人对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产生共鸣。本诗巧妙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不仅增强句式工整性,更串联起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使诗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桃花的顶真诗,诗作以桃花飘落起兴勾画江南春景,通过河潮平静,暮色行舟的悠然画面引出寂寥心绪,结尾又以桃花收束画面,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全诗在叙事写景中,融入了淡淡的孤寂之感。

2. 写作手法

顶真:全诗通过飘、桥、水等字顶真,一字蝉联,末一句尾字也绕接第一句首字,将顶真与回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循环无端的反复,给人以流畅美感。

3. 分段赏析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桃花凋零的画面。“冷落”二字奠定了全诗略带忧伤的基调,桃花在风中飘落,点明了时节是晚春。一个“飘”字生动地写出了桃花被风吹起的动态感,而“飘落残花”则进一步强调了落花的凄美。“过小桥”则将画面从空中拉到地面,为后面桥下的景色描写做了铺垫。“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此两句视角转移到桥下,写金鱼在水中嬉戏,“双戏”写出了金鱼的欢快活泼,与上文桃花的冷落形成对比。水边的小鸟在整理新毛,“理新毛”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小鸟的悠然自得,也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娇”两句,“毛衣未湿”说明黄梅雨下得不大,是那种沾衣欲湿的细雨。“雨滴江梨分外娇”,一个“娇”字用得巧妙,将江梨在雨中的姿态拟人化,仿佛江梨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更加娇艳动人,展现出一种清新秀丽的美感。“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承接上句的“娇姿”,这里说江梨的娇姿常常与垂杨柳相伴,描绘出一幅绿树垂杨、江梨娇美的画面。“柳外双飞紫燕高”,紫燕在柳外高飞,“双飞”再次强调了燕子的成双成对,与前面的金鱼双戏相呼应,也给人一种自由欢快的感觉,同时使画面更加开阔,富有层次感。“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画面从室外的自然景色转到高阁内的佳人。佳人在高阁中吹着玉笛,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笛边鸾线挂丝绦”,描写了玉笛边挂着的鸾线和丝绦,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精致感,也暗示了佳人生活的精致和优雅。“绦丝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两句,“绦丝玲珑”继续强调丝绦的精致,“香佛手”是指佳人手中拿着的类似佛手形状的香料或饰品,进一步烘托出佳人的优雅。“手中有扇望河潮”,佳人手持扇子,望向河潮,“望河潮”三个字将佳人的思绪与外界联系起来,引发读者的联想,也许佳人在望着河潮时,心中有着某种思绪或感慨。“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两句描绘了河潮平静,两岸风帆平稳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安稳的感觉。“稳坐舟中且慢摇”,则将视角转移到舟中的人,“且慢摇”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与前面的宁静景色相呼应。“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两句写随着舟行,进入西河,天色渐晚。“天将晚”点明时间的变化,为下文的寂寞无聊之情做了铺垫。“晚窗寂寞叹无聊”,直接抒发了寂寞无聊的情绪,在这宁静的夜晚,面对窗外的景色,心中涌起淡淡的愁绪。“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两句写因为无聊,所以推开纱窗观看外面的景色,看到的是冷落的景象。“落云渺渺”描绘了天空中云朵飘落、渺渺茫茫的样子,给人一种悠远、苍茫的感觉。“被水敲”,仿佛云被水敲击,更增添了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小桥有断桥,桥边种碧桃”最后三句讲述寻觅天台仙境途中,路过断桥,见桥边碧桃的情景,结尾桃花再次出现,使画面又回到了开头的场景,与开头的“桃花冷落”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整首诗在这种循环中结束,给人一种余味悠长的感觉,也让人对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产生更多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沈明臣《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其二)》

下一篇:明·唐寅《芭蕉仕女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