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杨柳深深竹":青青的杨柳,深深的绿竹,
"雨里绛桃开一簇":雨中红色的桃花开了一簇。
"羞将瘦蹇逐金鞍":羞于用瘦弱的驴追逐华丽的马,
"着屐看花仍不俗":穿着木屐看花也依然不俗。
"花枝净洗胭脂面":花枝像洗去胭脂的容颜一样洁净,
"老眼惊如梦中见":老眼惊讶得如同在梦中见到。
"已拚春色过三分":已甘愿春色过了三分,
"何止东风吹一片":何止东风吹落一片花瓣。
"只恐天晴是暮春":只担心天晴后已是暮春,
"半随流水半成尘":一半随流水而去,一半化作尘土。
"淡烟芳草长于路":淡淡的烟霭与芳草铺满长路,
"作意能来有几人":特意能来看花的有几人。
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吴中四杰”之一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书画家。字孟载,号眉庵,祖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元末曾为张士诚记室,不久辞去。明初,任河南荥阳令,官至山西按察副使,后被谗夺职,服劳役于京,卒于工所。杨基是杨维桢的弟子,当时称二人为“老杨”“少杨”。其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并称“吴中四杰”,亦称“明初四杰”,共创北郭诗社。他以诗著称,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其长于诗律,写景新巧,抒情细腻,辞藻秾丽,色彩明爽,诗风轻柔,韵致浓郁。其词也有相似的风格,颇有香奁体风致,但能做到香而不软,丽而不艳。代表作品有《初春》《雪中柳》《清平乐·江宁春馆写怀》《蝶恋花·春闺怨》等。著有《眉庵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句“青青杨柳深深竹,雨里绛桃开一簇”:前半句写青青杨柳与深深绿竹相映,勾勒出清新的背景;后半句点出雨中一簇绛桃绽放,色彩鲜明。“青青”“深深”与“绛”形成视觉对比,雨景的朦胧与花的鲜艳结合,营造出雅致的雨中花景。第二句“羞将瘦蹇逐金鞍,着屐看花仍不俗”:“羞将”表现诗人不愿追逐浮华,“瘦蹇”对“金鞍”,凸显其淡泊;“着屐看花”的朴素行为与“不俗”的评价呼应,既写看花的方式,又显诗人的清雅情趣,情感真挚。第三句“花枝净洗胭脂面,老眼惊如梦中见”:“净洗胭脂面”以拟人写雨后桃花的洁净娇艳,“老眼惊”写出诗人见到此景的惊讶,“梦中见”强调花的美如幻境,流露出对花的喜爱与赞叹,描写生动形象。第四句“已拚春色过三分,何止东风吹一片”:“已拚春色过三分”直抒对春色已过的无奈接受,“何止东风吹一片”则由一片花吹落联想到更多花落,强化对春色流逝的惋惜,情感由平静转为深沉。第五句“只恐天晴是暮春,半随流水半成尘”:“只恐”写出担忧之情,“天晴”“暮春”预示花将凋零,“半随流水半成尘”描绘落花的结局,画面伤感,抒发对花易逝的怅惘,感染力强。第六句“淡烟芳草长于路,作意能来有几人”:“淡烟芳草长于路”勾勒出远景的迷蒙,“作意能来有几人”以反问感叹特意来赏花的人少,既写看花的孤寂,又暗含对俗人不懂珍惜美景的感慨,余味悠长。
上一篇:明·沈宪英《挽诗》
下一篇:明·程本立《浴凤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