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shān

朝代:明作者:汤显祖浏览量:3
jiè
wèn
cǎi
chá
yān
xiá
chóng
píng
shān
zhē
duàn
qián
miàn
jiǎn
dāo
fēng

译文

向采茶的女子询问,这云雾缭绕的山路究竟有多少重。层层的山峦遮挡不住视线,前方是如剪刀般的山峰。

逐句剖析

"借问采茶女":向采茶的女子询问,

"烟霞路几重":这云雾缭绕的山路究竟有多少重。

"屏山遮不断":层层的山峦遮挡不住视线,

"前面剪刀峰":前方是如剪刀般的山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雁山迷路》是明代汤显祖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雁山迷路时的情景。前两句描写诗人向采茶的女子询问,这云雾缭绕的山路究竟有多少重,表现出诗人对雁山山路的好奇和对迷路状况的关注。后两句描写层层的山峦遮挡不住视线,前方是如剪刀般的山峰,生动地描绘出雁山的山水风光,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全诗通过对迷路情景和山水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雁山的好奇和探寻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戏曲作家、诗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作家、诗人。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曾拒绝首辅张居正延揽,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后因弹劾申时行、不附权贵而被议免官,未再出仕。汤显祖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曾跟从罗汝芳读书,受李贽思想影响,并和僧人达观相友善。在思想上,他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在戏曲创作上,他主张“言情”,反对拘泥于格律。其作品颂扬人性真情,对封建礼教和当时黑暗政治有所暴露和抨击。明清两代有些戏曲作家模拟其文辞风格,被称为“玉茗堂派”或“临川派”。有传奇作品《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诗文作品《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等,今人辑有《汤显祖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借问”表明诗人主动向采茶女询问,“烟霞路几重”则具体描述了询问的内容,即这云雾缭绕的山路究竟有多少重。此句通过对诗人行为的描写,表现出他对雁山山路的好奇和对迷路状况的关注,同时也营造出一种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氛围。“屏山遮不断,前面剪刀峰”:“屏山”形容层层的山峦像屏风一样,“遮不断”则强调山峦虽然层层叠叠,但视线并未被完全遮挡。“前面剪刀峰”,则是对前方山峰的形象描绘,将其比作剪刀,生动地展现出雁山的山水风光,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同时也表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张羽《唐叔良溪居》

下一篇:明·唐寅《题伍子胥庙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