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àn
shì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3
zuò
duì
huáng
huā
shāng
xǐng
shí
hái
zuì
shí
kuáng
dān
shā
shì
qiān
nián
yào
bái
nán
xiāo
liǎng
bìn
shuāng
shēn
hòu
bēi
míng
hǎo
yǎn
qián
kuǐ
lěi
rèn
máng
zhuī
shēng
zhēn
chéng
mèng
dào
zhōng
yǒu
sàn
chǎng

译文

坐着面对黄色的菊花,举起一杯酒,清醒的时候,还回忆起醉酒时的疏狂之态。丹砂又怎么可能是能让人长生千年的药呢?时光难以消除两鬓的白发。人死后的碑铭再好也只是徒劳,眼前那些如同傀儡般追名逐利的人,随他们忙碌去吧。追忆这虚浮的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场梦,最终还是总归要有结束的时候。

逐句剖析

"坐对黄花举一殇":坐着面对黄色的菊花,举起一杯酒,

"醒时还忆醉时狂":清醒的时候,还回忆起醉酒时的疏狂之态。

"丹砂岂是千年药":丹砂又怎么可能是能让人长生千年的药呢?

"白日难消两鬓霜":时光难以消除两鬓的白发。

"身后碑铭徒自好":人死后的碑铭再好也只是徒劳,

"眼前傀儡任他忙":眼前那些如同傀儡般追名逐利的人,随他们忙碌去吧。

"追思浮生真成梦":追忆这虚浮的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场梦,

"到底终须有散场":最终还是总归要有结束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叹世》是明代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作者面对菊花举杯饮酒,回忆起醉时的疏狂。诗中感慨丹砂并非能让人长生的千年妙药,时光匆匆难以消除两鬓的白发。认为身后的碑铭再好也是徒劳,眼前的追名逐利如同傀儡般忙碌。最后反思人生就像一场梦,终究会有散场的时候。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虚幻的认识,以及一种超脱又无奈的心境,体现了唐寅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坐对黄花举一觞,醒时还忆醉时狂”,描绘了作者坐对菊花饮酒的场景,以及回忆起醉时的疏狂,为后文的感慨做铺垫,展现了一种洒脱又略带惆怅的氛围。颔联“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从追求长生的丹砂说起,指出其无法让人长生,而时光却能轻易地在两鬓留下白发,感慨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颈联“身后碑铭徒自好,眼前傀儡任他忙”,进一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认为身后的碑铭再好也无实际意义,而眼前世人追名逐利如同傀儡般忙碌,讽刺了这种虚幻的追求。尾联“追思浮生真成梦,到底终须有散场”,总结全诗,反思人生如同一场梦,最终都有结束的时候,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超脱之感。

2. 作品点评

唐寅的《叹世》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七言律诗。诗中借物抒情、对比和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娴熟,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生动地展现出来。语言质朴却蕴含深意,情感基调沉郁又不失旷达。在明代诗歌中,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唐寅在坎坷人生经历中形成的独特人生观和诗歌创作风格,为研究他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方氏《待月》

下一篇:明·顾云鸿《还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