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yàn
míng
jiū
bái
zhòu
cháng

朝代:明作者:刘基浏览量:3
yàn
míng
jiū
bái
zhòu
cháng
huáng
fēng
dié
cǎo
huā
xiāng
cāng
jiāng
jiù
rào
xié
yáng
fàn
shuǐ
píng
suí
chù
mǎn
fēng
qīng
shà
shí
kuáng
qīng
yuàn
mài
qiū
liáng

译文

燕子呢喃,鸠鸟鸣叫,白昼漫长,黄蜂、紫蝶飞舞,花草散发着芬芳。苍茫的江水依旧环绕着斜阳。漂浮在水面的浮萍到处都是,随风飞舞的柳絮一时间肆意飘扬。清爽和畅的庭院中,麦熟时节透着凉意。

逐句剖析

"语燕鸣鸠白昼长":燕子呢喃,鸠鸟鸣叫,白昼漫长,

"黄蜂紫蝶草花香":黄蜂、紫蝶飞舞,花草散发着芬芳。

"沧江依旧绕斜阳":苍茫的江水依旧环绕着斜阳。

# 沧江:泛指江。因江水是青苍色而称。沧:一作苍。

"泛水浮萍随处满":漂浮在水面的浮萍到处都是,

"舞风轻絮霎时狂":随风飞舞的柳絮一时间肆意飘扬。

"清和院宇麦秋凉":清爽和畅的庭院中,麦熟时节透着凉意。

# 麦秋:指农历四月,为麦收季节。汉蔡邕《月令章句》:“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春为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语燕鸣鸠白昼长》为明代刘基所作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上片以燕语鸠鸣、黄蜂紫蝶、草花飘香、苍江斜阳等意象,勾勒出初夏时节的自然美景;下片“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进一步渲染出夏日的蓬勃生机,末句“清和院宇麦秋凉”点明麦熟时节,既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清凉,又联想起收获的喜悦。该词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腻描摹,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时光流转、生命不息的感悟,读来清新自然又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伯温,号犂眉公,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不久弃官隐居。明朝时应召,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追谥文成。刘基与高启、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前期多表现人民苦难,抒发报国拯民之志;后期多歌颂承平和叹老伤怀。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不事绮靡。词作结集为《写情集》,以抒情言志为主,表达济世拯民的情怀。写景状物、摹山范水之作较少。散文成就在明初与宋濂并称,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风格古朴浑厚。主要作品有诗《感怀三十一首》,寓言杂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等。著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后皆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燕语鸠鸣、黄蜂紫蝶、草花飘香、苍江绕斜阳、浮萍泛水、轻絮舞风等初夏自然风光,末句点明麦秋时节,展现出收获的气息。词人以清新脱俗之语,捕捉春日到初夏自然的微妙变化,串联起生动画面,构成季节更迭图景,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时光流转、生命不息的感悟。

2. 分段赏析

上片:“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沧江依旧绕斜阳。”起首两句,“语燕鸣鸠白昼长,黄蜂紫蝶草花香”,运用听觉与嗅觉描写,“语燕”“鸣鸠”的声音,“黄蜂紫蝶”的动态,“草花香”的气味,多种感官交织,生动地展现出夏日的热闹与生机。“白昼长”点明时节特点,白昼漫长,万物蓬勃。“沧江依旧绕斜阳”则从视觉角度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苍江悠悠,斜阳脉脉,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悠远、闲适的氛围。此三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白描手法勾勒,情景交融,既展现了夏日自然风光的美丽,又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下片:“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清和院宇麦秋凉。”“泛水浮萍随处满,舞风轻絮霎时狂”,继续描绘夏日景物,“泛水浮萍”“舞风轻絮”,以动态的画面展现出夏日的活泼。“随处满”“霎时狂”,强调了浮萍的繁茂、柳絮的肆意,进一步渲染出夏日的蓬勃生机。末句“清和院宇麦秋凉”,点明麦熟时节,“清和”一词营造出清爽和畅的氛围,“麦秋凉”既写出了夏日的清凉之感,又让人联想到收获的喜悦,以景结情,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对夏日生活的喜爱与满足之情,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盛鸣世《秦淮月》

下一篇:明·徐贲《晚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