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如铁般坚硬的双肩承担起正义与道德,
"生为人杰":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
# 人杰:才智杰出的人。
"巨笔着文章":用如椽巨笔书写伟大的文章,
# 着:一作著。
"死亦鬼雄":死后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言志诗。表达了作者对以担当道义、著文立说追求卓越人生的推崇,借“铁肩担道义”语句,传递愿肩负重任、凭才华留名,生为豪杰、死为鬼雄的人生志向。
2. 写作手法
象征:“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铁肩”象征着坚韧有力的担当,以坚实臂膀喻对道义责任的坚定承接;“道义”象征着崇高的价值准则与社会使命,代表诗人心中需坚守的精神信条。借“铁肩”“道义”的象征,将抽象的责任、价值观具体化,凸显愿以担当铸就杰出人生的志向,让情感与理念的表达具有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铁肩”象征着坚韧刚强的担当意志。一个“铁”字,赋予肩膀以坚韧、刚强之感,形象地表明能以坚定的意志和力量去承担正义与道德的重任,将抽象的责任担当具体化,高度凝练传达出勇于担当、坚守正义的精神;“生为人杰”勾勒出对高尚人格、卓越成就的追求,直接点明在活着的时候就要成为人中豪杰,展现积极向上、豪迈自信的人生态度,二者相互呼应,从行动和人格两方面塑造出顶天立地、心怀道义的形象。“巨笔着文章,死亦鬼雄”:“巨笔”象征文学才华与创作抱负,表明要用如椽大笔书写伟大的篇章,体现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抱负;“死亦鬼雄”化用李清照诗句,象征对气节、精神价值的执着坚守,强调即便生命终结,也要在精神上成为鬼中的英雄,从文学成就和精神境界上,进一步丰富了志士形象,传递无论生死都要追求卓越、流芳千古的壮志豪情。整体借“铁肩”“巨笔”“鬼雄”等象征性意象,将作者追求与英勇、才华、永恒相联系在一起,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意境,鼓励世人担当责任、坚守信念。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短小精悍却力道千钧,传递出作者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亦能鼓舞读者奔赴自身目标,在人生征途上坚守纯粹的价值。
上一篇:明·唐寅《墨菊图》
下一篇:明·鲁山泰公《自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