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àn
·
·
tíng
xià
shí
liú
huā
luàn

朝代:明作者:文征明浏览量:4
tíng
xià
shí
liú
huā
luàn
mǎn
绿
yīn
tíng
shuì
jiào
lái
shí
yōu
yáng
hún
mèng
àn
rán
qíng
dié
guò
qiáng
qīn
qīn
jiāo
yǎn
kāi
réng
qiǎo
rén
zhì
hái
níng
zhù
tuán
shàn
yáo
fēng
yíng
yíng
cuì
zhú
xiān
xiān
bái
zhù
shòu
xiē
ér
shǔ

译文

庭下的石榴乱吐着花,正午时分,满地绿荫。午睡醒来,时时自言自语。悠扬的梦,惹起了感伤的情绪,蝴蝶翩翩飞过墙去。娇眼刚渐渐睁开,又缠绵在一起,屋内静悄悄没有别人。想出去,又凝神他立。团扇不摇,风自然吹动,有盈盈的翠竹,纤纤的白苎,感受不到一点儿暑气。

逐句剖析

"庭下石榴花乱吐":庭下的石榴乱吐着花,

"满地绿阴亭午":正午时分,满地绿荫。

# 亭午:正午。

"午睡觉来时自语":午睡醒来,时时自言自语。

"悠扬魂梦":悠扬的梦,

"黯然情绪":惹起了感伤的情绪,

# 黯然:感伤沮丧的样子。

"蝴蝶过墙去":蝴蝶翩翩飞过墙去。

"骎骎娇眼开仍":娇眼刚渐渐睁开,又缠绵在一起,

# 骎骎:形容眼光急迫不安。

"悄无人至还凝伫":屋内静悄悄没有别人。想出去,又凝神他立。

# 凝伫:凝望伫立;有所思虑、期待而立着不动。

"团扇不摇风自举":团扇不摇,风自然吹动,

"盈盈翠竹":有盈盈的翠竹,

"纤纤白苎":纤纤的白苎,

# 白苎:苎麻,多年生草本。

"不受些儿暑":感受不到一点儿暑气。

# 些儿:一点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一首词。词作围绕夏日景致展开,着力描绘夏日亭午庭院中,石榴花盛放、绿荫满地的特异氛围,细腻刻画闺中人午睡初醒时娇眼蒙眬、慵懒自语的生活情态,展现其困乏慵懒的心境,也呈现出清风徐来时翠竹白苎摇曳、无暑意侵扰的闲适画面。上阕从庭院榴花绿荫之景起笔,转入闺中人午睡醒来的状态描写,细腻表现其刚醒时的恍惚与慵懒;下阕着重描绘闺中人凝望之态及周围景物,凸显环境的清幽闲适与人物的慵懒惬意。此词以闺中夏日生活为题材,诗画融合的手法,意象运用精妙,语言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词中描绘了夏日亭午庭院中石榴花乱吐、绿阴满地的景色,刻画了闺中人午睡醒来时娇眼朦胧、喃喃自语、情困意慵的生活情态,以及清醒后感受清风翠竹白苎带来的清凉,借景与人物状态展现出闺中生活的闲适与寂寥,体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与高超的描写技巧,词风纤丽娟秀,具有词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2. 分段赏析

上阕“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起笔描绘夏日亭午时分庭院景致。“乱吐”二字,赋予石榴花热烈奔放的生命力,生动展现其肆意绽放之态,与满地浓郁绿荫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特异而迷人的氛围。“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转而刻画闺中人午睡初醒的状态。“觉来时自语”,将她刚从睡梦中醒来,意识尚模糊,下意识喃喃自语的模样细腻呈现。“悠扬魂梦,黯然情绪”,精准捕捉其梦后残留的恍惚之感与莫名的低落情绪。而“蝴蝶过墙去”,以景结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意韵,也暗示着闺中人思绪的游离,仿佛随蝴蝶飘向远方,进一步烘托出其慵懒、怅惘的心境。下阕“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承接上阕,继续描写闺中人神态。“骎骎娇眼开仍”,写她慢慢睁开娇柔的双眼,仍带着未散尽的睡意。“悄无人至还凝伫”,则突出其独处的孤寂,无人相伴,只能长久凝望,传达出一种百无聊赖的寂寞。“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从人物转到景物描写。“团扇不摇风自举”,巧妙表现出清风徐来的惬意,暗示闺中人所处环境的清幽凉爽。“盈盈翠竹,纤纤白苎”,运用叠词,生动描绘出翠竹的轻盈、白苎的柔细,以景衬人,借景物的挺拔、清爽,凸显闺中人的闲适与自在,也从侧面反映出她在这夏日午后的慵懒惬意,虽有淡淡闲愁,却也享受着这份宁静。

3. 作品点评

词人以画家独运之笔,勾勒词中人物与景象,达致词画相融之境。全词风格纤丽娟秀,尽显妩媚多姿之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李葵里云:蝴蝶过墙写人何写,即作者亦明知其无写而必欲及之,且令读者不觉其无与,难言难言。

唐温庭筠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李东阳《青岩山》

下一篇:明·何景明《秋江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