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封侯":远离家乡建功封侯,
# 万里封侯:即封侯万里。《后汉书·班超传》有“封侯万里之外”。
"八珍鼎食":膳备八珍列鼎而食,
# 八珍鼎食:即鼎食八珍。鼎是古代炊具,列鼎而食是豪门贵族的家庭。八珍指多种贵重珍奇的食品。
"何如故乡":哪里比得上回归故乡!
"奈狐狸夜啸":无奈狐狸成群夜晚长啸,
# 狐狸:有害的野兽。此处暗喻奸邪小人。,奈:无奈,怎奈。
"腥风满地":使腥风血雨铺天盖地,
"蛟螭昼舞":蛟螭竟大白天狂舞,
# 蛟螭:蛟、螭都是古代传说中能引发洪水的动物,他们腾空飞舞,就要暴发洪水,淹没大地。指当时祸害人民大小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平陆沉江":把平原村镇沉入大江。
# 平陆沉江:陆地被江水淹没。
"中泽哀鸿":人民像沼泽中的大雁发出哀鸣,
# 哀鸿:指经受苦难的人民。,中泽:草泽之中。
"苞荆隼鸨":有才的志士像隼鸨蛰伏荆棘,
# 隼鸨:隼鸨都是可以高飞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士。,荆:荆棘。,苞:丛生,茂盛。
"软尽平生铁石肠":即使铁石心肠也会为之悲伤。
"凭栏看":凭依栏杆举目远望,
"但云霓明灭":但见高天云雾忽明忽暗,
# 云霓:云和虹。此喻形势动荡不定。
"烟草苍茫":烟雾衰草一片苍茫。
"不须踽踽凉凉":用不着孤独自守冷落凄凉,
# 凉凉:冷冷清清的样子。,踽踽:孤独的样子。
"盖世功名百战场":盖世功名建立在身经百战的战场。
"笑扬雄寂寞":可笑扬雄生活太寂寞,
# 扬雄:西汉文学家,字子云,在天下将要大乱时,他用谈“玄”来逃避现实。
"刘伶沉湎":刘伶终日沉湎酒浆,
# 刘伶:西晋初年在司马昭篡魏以后,他终日饮酒不问世事。
"嵇生纵诞":嵇康放纵不羁言语荒诞,
# 嵇生:嵇康,他也对司马氏集团不满,但只采取个人放诞不羁的办法。
"贺老清狂":贺知章老儿过于清狂。
# 贺老:唐代诗人贺知章,当唐玄宗信任奸相李林甫国事日非的时候,他告老还乡为道上,自称“四明狂客”。
"江左夷吾":只有人称“江东夷吾”的王导,
# 夷吾:即管仲。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江左:即江东。
"隆中诸葛":隆中对策“三分天下”的诸葛亮,
# 诸葛: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诸葛亮。东汉末年他隐居于隆中山。,隆中:位于今河南邓州市与湖北襄樊市之间的隆中山。
"济弱扶危计甚长":才是济弱扶危计虑深长。
"桑榆外":要知在日落之处以外的地方,
# 桑榆: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桑榆指夕阳西下时所照的地方,即西边。
"有轻阴乍起":只是有薄云乍起遮暗了天空,
"未是斜阳":并不是夕阳西下前途无望。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刘基(1311~1375),元末明初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字伯温,号犂眉公,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总管府判,不久弃官隐居。明朝时应召,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因与左丞相胡惟庸交恶,被胡所谮,赐归乡里。追谥文成。刘基与高启、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他的作品前期多表现人民苦难,抒发报国拯民之志;后期多歌颂承平和叹老伤怀。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不事绮靡。词作结集为《写情集》,以抒情言志为主,表达济世拯民的情怀。写景状物、摹山范水之作较少。散文成就在明初与宋濂并称,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风格古朴浑厚。主要作品有诗《感怀三十一首》,寓言杂文集《郁离子》《卖柑者言》等。著有《覆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等,后皆被收入《诚意伯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自叙壮怀的词,诗人通过对扬雄、王导、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不同褒贬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上片写元末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认识到元朝的无法挽救,下片写自己济世扶危的雄心壮志,决定投靠新的“明主”。这首词也可以看成刘基与元朝廷的一种决裂,抒发了作者哀民生之疾苦、济时世于危难的豪情壮志。
2. 分段赏析
此句开篇作者以“万里封侯,八珍鼎食”描绘了一种宏大的抱负和富贵的生活场景。“万里封侯”体现了渴望在广阔天地间建功立业,获得极高的功勋和地位;“八珍鼎食”则展现了享受荣华富贵、钟鸣鼎食的生活。然而,一个“何如”将这种追求与“故乡”相对比,表达出即便有如此显赫的成就和奢华的生活,也比不上悠游于故乡的山林,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奈”字引出下文,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绪。“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成江”描绘了一幅黑暗、混乱的社会景象。狐狸和蛟螭分别象征着当时祸害人民的大小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邪恶势力。他们在夜晚和白天肆意横行,搞得社会腥风血雨,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原本平坦的大地仿佛都被江水淹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苦难。“中泽号鸿”描绘了草泽之中哀鸿遍野的景象,“号鸿”象征着经受苦难的人民在发出哀鸣;“苞荆集鸨”中,“苞”指丛生、茂盛,“荆”是荆棘,“鸨”是一种可以高飞的鸟类,这里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士被困于荆棘丛中,无法施展才华。面对如此悲惨的社会现实,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触动,改变自己的初衷,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痛心。作者凭栏远眺,看到的是云霓忽明忽暗,烟草迷茫的景象。这里的“云霓明灭”象征着政治形势的风云变幻、变幻莫测,“烟草茫茫”则营造出一种迷茫、苍茫的氛围,暗示了国家前途的不确定性。作者通过这一景象,既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也透露出一种迷茫的情绪。“踽踽凉凉”形容孤独冷清的样子。作者在此处劝诫自己不要离群索居、孤独自处,而应当到轰轰烈烈的战场上去,身经百战,博取盖世功名。这是对前面“何如故乡”的进一步回答,表明作者意识到在国家危难之际,不能只顾自己的安逸,而应该积极投身于拯救国家和人民的斗争中去。下阕作者用“笑”字对西汉文学家扬雄、西晋初年的刘伶、嵇康以及唐代诗人贺知章这四位名人的行为加以否定。扬雄在天下将要大乱时,用谈“玄”来逃避现实;刘伶在司马昭篡魏以后,终日饮酒不问世事;嵇康对司马氏集团不满,但只采取个人放诞不羁的办法;贺知章在唐玄宗信任奸相李林甫、国事日非的时候,告老还乡为道上,自称“四明狂客”。在作者眼里,他们恃才傲物,致生民倒悬于不顾,只求保全性命,自适其情,实在不足为法。“江左夷吾”指辅佐东晋司马睿在江东建立王朝的王导,“关中宰相”指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诸葛亮。“济弱扶倾”意为救助弱小危难者,这里赞扬王导、诸葛亮深谋远虑,以弱胜强,转危为安,建立了宏伟的功业。作者以他们为榜样,表达了自己想要像他们一样,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拯救国家和人民于危难之中的志向。“桑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指夕阳西下时所照的地方,即西边,这里象征着国家的命运。“轻阴乍起”表示突然升起一片薄云遮住了阳光,但作者认为这还不是太阳已经落山,还不是国家大势已去的时候。此句以景喻情,既呼应了上片末尾“云霓明灭,烟草茫茫”的景象,又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乐观态度,认为虽然目前形势严峻,但仍有挽救的可能,激励自己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奋斗。
# 在《沁园春·和郑德章暮春感怀呈石末元帅》一词中,刘基激情昂奋,主张积极人世,驰骋疆场,为国效忠,以换取盖世功名,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现代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陈香岩
# 这首词意气风发,慷慨古今,笔力之遒劲,技法之浑成,在明代词坛上鲜见。
现代盘锦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刘永生
上一篇:明·柳应芳《青溪小姑曲》
下一篇:明·皇甫汸《题美人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