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i
qián
jiāo

朝代:明作者:高启浏览量:2
jìng
yǎn
绿
yīn
xíng
xián
tīng
shēng
hái
yǒu
gǎn
qiū
shī
chuāng
qián
shū

译文

静静地在芭蕉绿阴遮蔽下行走,闲适地躺着听那雨的声音。我还会创作一些抒发秋天感慨的诗作,在窗前把诗句写在芭蕉叶上,写得叶子都仿佛破了。

逐句剖析

"静掩绿阴行":静静地在芭蕉绿阴遮蔽下行走,

# 掩:一作绕。

"闲听雨声卧":闲适地躺着听那雨的声音。

"还有感秋诗":我还会创作一些抒发秋天感慨的诗作,

"窗前书叶破":在窗前把诗句写在芭蕉叶上,写得叶子都仿佛破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芭蕉》是元末明初高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在芭蕉绿阴下静静行走,闲适地卧听雨声,还会在窗前于芭蕉叶上书写感秋之诗的情景。通过对这些与芭蕉相关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出诗人闲适悠然的生活状态与细腻的内心世界,借芭蕉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淡淡的秋思,体现了高启诗歌清新自然、质朴简洁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诗人。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后擢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他因作《上梁文》受牵连,被腰斩于市。高启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并称“吴中四杰”。早年他与王行、徐贲、宋克等人比邻,常以诗酒唱和,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高启的诗歌题材丰富,主要分为社会动乱诗、咏史怀古诗、纪游酬赠诗、感怀诗四类。其诗风格自然浑成、清新古朴、沉雄伉健。诗文集有《吹台集》《江馆集》《凤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等。后人汇辑其作品为《高太史大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静掩绿阴行,闲听雨声卧”,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静掩绿阴行”,一个“静”字奠定了整首诗静谧的基调,“掩”字则形象地写出芭蕉绿阴之浓密,仿佛将诗人笼罩其中,诗人在这片绿阴下静静行走,享受着这份宁静。“闲听雨声卧”,“闲”体现诗人的闲适,他悠然地躺在芭蕉旁,倾听着雨声,将读者带入一种惬意、闲适的氛围中,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这种生活的享受。“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诗歌情感在此处发生微妙变化。“还有感秋诗”,点明季节为秋,秋在古代诗词中常引发愁思,这里暗示诗人内心泛起了淡淡的秋思。“窗前书叶破”,诗人在窗前,将心中的感秋之情书写在芭蕉叶上,以至于把芭蕉叶都写“破”了,这一细节不仅展现出诗人的雅趣,更强化了诗人对秋的感悟,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深刻,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诗人在闲适生活中蕴含的淡淡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陶望龄《小园》

下一篇:明·孙蕡《江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