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枝带雨压雕栏":高高的绣球花枝带着雨露弯压雕栏,
# 雕栏:经雕饰的栏干。
"一蒂千花白玉团":一支花又分千万细花组成洁白的玉团。
"怪杀芳心春历乱":这奇绝的景色令人心神惊异春光迷乱,
# 春历乱:春光令人迷乱。,怪杀:惊怪,震惊。
"卷帘谁向月中看":是谁卷起竹帘抬头去望天上的月圆?
# 月中看:抬头看月,疑月落人间,化作玉洁的花团。
明代文学家
谢榛(1495~1575),明代文学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早年苦学诗,西游彰德受到赵康王礼遇。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谢榛与李攀龙、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结诗社,并称“后七子”。其倡导取法盛唐,为诗以律绝见长。后遭王攀龙排斥,客游于秦、晋藩王间,颇受尊崇。他一生未仕,力主诗摹盛唐,诗风婉然唐音。著有《四溟山人集》《四溟诗话》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明代的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绘了绣球花在雨中的姿态,高枝带雨,沉甸甸地压着雕栏,花蒂上簇拥着千朵白花,宛如白玉团。诗人借景抒情,感慨春日将尽,芳心凌乱,发出“卷帘谁向月中看”的疑问,营造出一种孤寂、惆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内心的寂寥之情。
2. 分段赏析
“高枝带雨压雕栏”描绘出绣毬花生长在高枝之上,带着雨珠,沉甸甸地压在雕栏旁,“压”字生动地表现出花朵的繁茂与重量。“一蒂千花白玉团”则运用比喻,将一蒂之上众多花朵比作白玉团,形象地展现出绣毬花洁白、圆润、花团锦簇的外观,从视觉角度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冲击,让人仿佛能看到那娇艳欲滴的花朵。“怪杀芳心春历乱”,诗人将绣毬花拟人化,说它芳心缭乱,实际上是借花来表达自己内心在春天里的情思纷乱。“卷帘谁向月中看”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朦胧、孤寂的氛围,卷帘人在月下凝视绣毬花,却不知心中思绪与谁诉说,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含蓄。
上一篇:明·吴鼎芳《破山寺》
下一篇:明·黄克晦《破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