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o
huā
ān
xiān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3
shí
mén
zhōng
táo
huā
shù
xià
chū
xiāng
féng
zhī
jiàn
xiān
rén
zhòng
táo
shù
wèi
wén
xiān
rén
kàn
huā
hóng
zhāo
zhāo
dài
xiān
rén
táo
huā
xiào
chūn
fēng
wén
xiān
zōng
yì‌
zhāo
zhì
táo
huā
rén
miàn
fèn
wài
hóng
táo
huā
táo
huā
xiān
táo
huā
měi
rén
shù
xià
mián
huā
hún
niàng
jiù
táo
huā
jiǔ
jūn
shí
huā
xiāng
jiē
yǒu
yuán
měi
jiǔ
xiāo
chóu
chóu
jiàn
zuì
huā
xià
zhěn
ān
rán
huā
zhōng
zhī
yuè
duǎn
liào
shì
shàng
qiān
nián
bú‌
zhuó
shì
fán
chén
rǎn
qíng
yuàn
zhī
tóu
zuò
huā
xiān
chūn
lái
sān
yuè
xiāng
fēng
sòng
biàn
便
shì
huā
wèn
jūn
ān

译文

在那个时候、那一天,在这扇门里,我在桃花树下初次与你相逢。只看见仙人在种植桃树,却未曾听闻仙人观赏桃花的红艳。每天都期待着仙人的眷顾,每日桃花都在春风中欢笑。忽然听闻仙人的踪迹在某一日到来,桃花映衬着人的面容格外红润。在桃花谷里有桃花仙子,桃花般的美人在树下安睡。花的精魂酿成了桃花酒,你能识别这花香,都是有缘分的。美酒用来消除忧愁,可是忧愁却并未消失,醉卧在花下,头枕得安然。在花丛中不知道日月的短暂,哪里能料到世上已经过了千年。不进入这浑浊的尘世被凡尘所染,宁愿在枝头做一名花仙。春天到了三月,香风徐送,就仿佛是花中的奴仆在向你问安。

逐句剖析

"那时那日此门中":在那个时候、那一天,在这扇门里,

"桃花树下初相逢":我在桃花树下初次与你相逢。

"只见仙人种桃树":只看见仙人在种植桃树,

"未闻仙人看花红":却未曾听闻仙人观赏桃花的红艳。

"朝朝期待仙人顾":每天都期待着仙人的眷顾,

"日日桃花笑春风":每日桃花都在春风中欢笑。

"忽闻仙踪一朝至":忽然听闻仙人的踪迹在某一日到来,

"桃花人面分外红":桃花映衬着人的面容格外红润。

"桃花谷里桃花仙":在桃花谷里有桃花仙子,

"桃花美人树下眠":桃花般的美人在树下安睡。

"花魂酿就桃花酒":花的精魂酿成了桃花酒,

"君识花香皆有缘":你能识别这花香,都是有缘分的。

"美酒消愁愁不见":美酒用来消除忧愁,可是忧愁却并未消失,

"醉卧花下枕安然":醉卧在花下,头枕得安然。

"花中不知日月短":在花丛中不知道日月的短暂,

"岂料世上已千年":哪里能料到世上已经过了千年。

"不入浊世凡尘染":不进入这浑浊的尘世被凡尘所染,

"情愿枝头做花仙":宁愿在枝头做一名花仙。

"春来三月香风送":春天到了三月,香风徐送,

"便是花奴问君安":就仿佛是花中的奴仆在向你问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桃花庵遇仙记》是明代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开篇点明桃花树下与仙人初逢,描绘仙人种桃超凡脱俗,写人盼仙至及相遇之惊喜。接着刻画桃花谷中仙人、桃花酒与缘分,借醉卧花下、花中不知时,表达超脱尘世之感,直抒愿做花仙不沾凡尘,以花奴送香风问安的温馨画面收束。整首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表达出诗人对自由、美好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厌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那时那日此门中,桃花树下初相逢”,开篇点明相遇的地点和情境,给人一种回忆感和诗意氛围。中间两句:“只见仙人种桃树,未闻仙人看花红”,通过描写仙人的行为,展现出仙人的与众不同,仙人专注于种桃,而非世俗的赏花,暗示其超凡脱俗。中间两句:“朝朝期待仙人顾,日日桃花笑春风”,从人的角度,写出对仙人的期待以及桃花在春风中的美好姿态,人与景相互映衬。中间两句:“忽闻仙踪一朝至,桃花人面分外红”,营造出一种惊喜的氛围,仙人到来,桃花与人相互映衬,画面美好。中间四句:“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树下眠。花魂酿就桃花酒,君识花香皆有缘”,进一步描绘桃花谷中的仙人以及桃花酒,强调缘分,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中间两句:“美酒消愁愁不见,醉卧花下枕安然”,写出饮酒消愁却愁仍在,醉卧花下的安然状态,表现出一种对尘世的无奈和对自然的依赖。中间两句:“花中不知日月短,岂料世上已千年”,通过对比花中与世间的时间感受,表达出对尘世的超脱之感,花中的美好与世间的漫长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不入浊世凡尘染,情愿枝头做花仙”,直接表明不愿沾染尘世,宁愿做花仙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对自由、美好境界的向往。结尾两句:​​“春来三月香风送,便是花奴问君安”,以一种温馨美好的画面结尾,仿佛花奴送香风问安,给人以宁静祥和之感,与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相呼应,使诗歌在结尾处留下美好的余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唐寅《竹图》

下一篇:明·高启《秋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