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zhōu
huà
jiù

朝代:明作者:唐寅浏览量:3
xiào
kuáng
shí
nián
huā
zhōng
xíng
yuè
zhōng
mián
màn
láo
hǎi
nèi
chuán
míng
shuí
xìn
yāo
jiān
méi
jiǔ
qián
shī
cán
chēng
zuò
zhě
zhòng
rén
dào
shì
shén
xiān
xiē
zuò
gōng
chù
sǔn
xīn
tóu
cùn
tiān

译文

醉酒后起舞、放声高歌,这样度过了五十年,在花丛中寻乐,在月光下安睡。空劳四海之内传扬我的名字,可谁能相信我腰间没钱买酒。自己对以读书为业却无大成感到惭愧,众人却疑惑地说我是神仙。略微做出了些成绩,但也没有损害我内心的广阔天地。

逐句剖析

"笑舞狂歌五十年":醉酒后起舞、放声高歌,这样度过了五十年,

# 笑:一作醉。

"花中行乐月中眠":在花丛中寻乐,在月光下安睡。

"漫劳海内传名字":空劳四海之内传扬我的名字,

# 海内:国境以内,意即全国。,漫劳:空费。

"谁信腰间没酒钱":可谁能相信我腰间没钱买酒。

# 没:一本作“缺”。,信:一本作“论”。

"诗赋自惭称作者":自己对以读书为业却无大成感到惭愧,

# 诗赋自惭称作者:一作书本自惭称学者。

"众人疑道是神仙":众人却疑惑地说我是神仙。

# 众人疑道是神仙:一作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略微做出了些成绩,

# 些须:一点儿,不多。

"莫损心头一寸天":但也没有损害我内心的广阔天地。

# 莫损心头一寸天:一作不损胸前一片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洲话旧图》是明代唐寅创作的七言律诗。诗中前两联回顾自己醉舞狂歌的过往岁月,表面潇洒自在,却又自嘲虽海内传名,实则生活窘迫,腰间无钱沽酒。后两联以“学者”“神仙”自况,既对自己学识有所惭怍,又无奈于众人误解,尾联表明自己虽历经坎坷,仍坚守内心的豁达与磊落。写作手法上,运用对比,将表面的声名远扬与实际的穷困潦倒对比,凸显人生落差;以自嘲口吻,诙谐幽默地抒发感慨,使情感表达更真挚。该诗体现唐寅诗歌通俗流畅又寄意深远的风格,深入剖析自我认知与坚守,以不同视角展现明代文人复杂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江南四才子”之一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中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而未被录取。后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唐寅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其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融汇南北画风;兼善书法,取法赵孟頫,奇峭俊秀。工诗文,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代表作品有画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风木图》等。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西洲话旧图》作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诗人开篇便以豪放之笔,回顾自己过去五十年的生活,“笑舞狂歌”生动展现其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生活状态,在花前月下尽情行乐、安然入眠,营造出一种浪漫而自在的氛围。此句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初步勾勒出诗人率性而为的形象,也为后文感慨人生埋下伏笔。颔联“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漫劳”二字,带有一种无奈与自嘲,尽管自己声名远播,在海内为人所知,但实际上却生活窘迫,连买酒的钱都没有。这一联运用对比手法,将虚名与实际的穷困形成鲜明反差,深刻揭示出诗人在声名背后的潦倒与无奈,情感从首联的洒脱转入深沉的感慨。颈联“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诗人一方面对自己以读书为业却无大成感到惭愧,流露出对自身学识成就的不满足;另一方面,又无奈于众人将自己视为超凡脱俗的神仙,不被真正理解。这两句从自我认知和他人看法两个角度,进一步展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绪。尾联“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诗人表明自己在历经沧桑后,虽有所作为,但更重要的是始终坚守内心的一片纯净,不被外界的困境和纷扰所侵蚀。“莫损心头一寸天”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坚守自我、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历经坎坷后仍保持内心的磊落与开阔,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低沉转为向上,给人以鼓舞与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张羽《燕山春暮》

下一篇:明·周思得《初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