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
·
xiàng
qín

朝代:唐作者:张祜浏览量:3
fèng
fèng
fēi
huáng
shān
chóng
shuǐ
kuò
liáng
tóng
jié
yīn
zài
zhāo
yáng
zhuó
ruò
shuǐ
míng
gāo
xiáng

译文

凤啊凤啊不是没有凰,只是为了寻找那个能和自己共栖的凰而不惜飞过重山众水,距离远的不可估量。梧桐生长在太阳初升的地方,凤在弱水里洗干净羽毛后再鸣叫着高飞。

逐句剖析

"凤兮凤兮非无凰":凤啊凤啊不是没有凰,

# 非无凰:并非没有凰鸟。,兮:文言助词。相当于“啊”“呀”。,凤:凤鸟。雄性凤凰鸟。

"山重水阔不可量":只是为了寻找那个能和自己共栖的凰而不惜飞过重山众水,距离远的不可估量。

# 量:度量。,水阔:水面宽阔。,山重:重重山。层层山。

"梧桐结阴在朝阳":梧桐生长在太阳初升的地方,

# 朝阳:早晨的太阳。,结阴:结下树荫。结成阴凉。,梧桐:木名。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濯羽弱水鸣高翔":凤在弱水里洗干净羽毛后再鸣叫着高飞。

# 鸣高翔:鸣叫着高高飞翔。,弱水:由于水道水浅或当地人民不习惯造船而不通舟楫,只用皮筏济渡的,古人往往认为是水弱不能载舟,因称弱水。,濯羽:洗濯羽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司马相如琴歌》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乐府诗。诗中以凤自比,描绘其为寻凰跨越山水,于朝阳下的梧桐栖息,在弱水洗羽高翔,展现对理想伴侣与境界的追寻。以凤凰意象寄托情感;借凤凰与梧桐、弱水的关联,营造出神秘高远的意境。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凤寻凰之艰,后两句绘凤的栖息与高飞。此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借凤凰这一传统神鸟形象,传递出对真挚情感、贤才择主及自我实现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反复:“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前句运用反复,强调凤对凰的寻觅之意;后句用夸张描绘山水阻隔,凸显凤追寻凰的路途漫长且艰难,体现其执着。象征:“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借助“梧桐”“朝阳”“弱水”等意象,营造出祥瑞高洁的氛围。“梧桐”象征理想栖息处,“濯羽弱水”象征自我净化,“鸣高翔”象征凤的自信豪迈与对理想的追求。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运用反复和夸张的手法。“凤兮凤兮”的反复,强调了凤对凰的深切呼唤与执着追寻。“山重水阔不可量”则以夸张之笔,极言凤为寻凰所历经的路途遥远、山水阻隔之艰难,生动展现出凤在追寻理想伴侣过程中不畏险阻的坚定意志。后两句“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主要运用意象烘托和象征的手法。“梧桐”“朝阳”“弱水”等意象组合,营造出一种祥瑞、高洁且充满希望的氛围。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梧桐生长于朝阳之处,象征着理想的、光明的归宿;“濯羽弱水”象征着凤凰在追寻途中的自我净化与修整;“鸣高翔”则象征着凤凰经过沉淀后向着光明与希望振翅高飞,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冬至夜怀湘灵》

下一篇:唐·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