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lái
·
·
jīn
dài
luó
lán
kòu

朝代:元作者:伯颜浏览量:3
jīn
dài
luó
lán
kòu
zào
gài
zhū
fān
liè
hóu
shān
pàn
duàn
zài
ǎn
jiān
tóu
qiū
fēn
wáng
yōu

译文

自己身着绮罗袍,腰扣玉带,佩带着鲤鱼状的金符,出行黑色车盖、红色旗帜,位与五侯同列,疆域虽大,河山虽壮,却全在我的笔尖掌握。正当得意之秋,分减帝王之忧,乃是宰相不该忘的职志。

逐句剖析

"金鱼玉带罗襕扣":自己身着绮罗袍,腰扣玉带,佩带着鲤鱼状的金符,

# 罗襕:绮罗袍,元朝以丝罗制的官服。,玉带:用玉装饰的官服腰带。,金鱼:形状如鲤鱼的金符,标志官阶的一种佩饰。

"皂盖朱幡列五侯":出行黑色车盖、红色旗帜,位与五侯同列,

# 列五侯:位与五侯同列。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爵位。,皂盖朱幡:黑色车盖红色旗帜,高官出行的仪仗。

"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疆域虽大,河山虽壮,却全在我的笔尖掌握。

"得意秋":正当得意之秋,

# 得意秋:称心得意的岁月。

"分破帝王忧":分减帝王之忧,乃是宰相不该忘的职志。

# 分破:分减、减少。元人口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襕扣》是元代政治家伯颜所写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前两句先通过服饰、车马表明自己身居高位;后三句迸发凌云壮志:“山河判断”以夸张笔法写其执掌国政、裁决天下的豪迈,“笔尖头”将权力具象为笔墨,暗含“以文治世”的自信;“得意秋”点明踌躇满志的心境,“分破帝王忧”则以直白语言剖白辅佐君主、分忧国事的政治理想,字里行间洋溢着“致君尧舜上”的豪情与建功立业的急切。全曲以“贵”显“志”,写得气势非凡,一气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明人叶子厅所著《草木子》卷四《谈薮篇》记载,在一次宴席上,伯颜丞相与张弘范元帅各作一首《喜春来》词。伯颜写下(词略),张弘范则写道:“金妆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拄虎头。绿杨影里骤骅骝。得志秋,名满凤凰楼。”二者所作,尽显帅才与相才的不同襟怀与志向。参考《元史》中伯颜、张弘范两人传记,至元十一年(1274年),左丞相伯颜统领行中书省军队,挥师进攻南宋。至元十二年十一月,元兵兵分三路直取临安(今浙江杭州),伯颜亲率中军从建康(今江苏南京)出发。至元十三年正月,三路元军于临安会师,二月,南宋幼主出城投降。从伯颜曲中所表达的意气风发,结合张弘范词作的豪迈之意,可推断伯颜此曲应创作于至元十三年元军攻占临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散曲中一首豪气快意的小令。前数句以雄浑笔触尽展“武”之风范,以华贵兵器与服饰勾勒英武形象,剑如蛰伏巨龙,带似盘踞猛虎,既显器物锋芒,更喻武将霸气;末句点题升华,表明对帝王的忠诚与为朝廷尽忠的拳拳之心。

2.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以浓墨重彩勾勒出华贵气象与志得意满之态。“金鱼玉带罗襕扣”,诗人从服饰细节切入,将伯颜的尊荣具象化——金鱼鱼符为朝廷赐予的身份凭证,玉带彰显贵胄气度,罗襕扣则是华服上的精致装饰,这些达官显贵专属的配饰,层层叠加,生动呈现出其显赫的品阶与不凡的门第,无声诉说着他位极人臣的尊荣。“皂盖朱幡列五候”转而描绘仪仗排场,“皂盖朱幡”作为古代高官出行的标配,黑色车盖沉稳庄重,红色旗帜张扬夺目,二者交相辉映,尽显威严气势。尽管元代并无裂土封侯之制,但“列五侯”的表述,强调其在朝堂权力中枢的超然地位。权倾朝野者身负社稷之重,伯颜一曲“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恰是对这一地位的霸气诠释。广袤山河、万千疆域,在其笔下竟如掌中之物,轻描淡写便可裁决。此句以笔尖代指政令文书,却暗含翻云覆雨之能,将俯瞰天下、指点江山的王者气象展露无遗,字里行间奔涌着“舍我其谁”的雄浑气魄。更妙在将山河之重与笔尖之轻并置,以四两拨千斤的笔法,消解了治国安邦的沉重感,勾勒出决策者从容布局、运筹帷幄的潇洒姿态,既彰显掌控乾坤的实力,又透出举重若轻的自信,尽显一代权臣笑傲风云的豪迈与洒脱。“得意秋,分破帝王忧”一句如洪钟巨响,将伯颜志得意满的豪情与兼济天下的抱负推向巅峰。据载,此曲创作于至元十三年,彼时伯颜率元军势如破竹,不仅攻克建康(今南京),更与诸路大军会师临安,迫使南宋幼主献城归降,正是功成名就的“得意之秋”。表面上,这句是对辉煌战绩的畅快抒怀,实则暗藏更深的襟怀——作者直言征战并非为个人荣耀,而是要替帝王分忧、解天下之困。寥寥数字,将个人功业与家国责任融为一体,尽显其心怀苍生、高瞻远瞩的政治格局。这份以天下为己任的气魄,与他身后获谥“忠武”的殊荣遥相呼应,恰是对其一生忠君报国、磊落襟怀的绝佳注脚。

3. 作品点评

这首小令以质朴笔触勾勒壮阔气象,字句间流转飘逸豪情,尽显豪迈之风。而“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一句,以山河为纸、笔墨为剑,将天下尽揽掌中,宏大气象跃然纸上。前几句极言其“武”,英武和事功兼备。后面一句点题,表明其“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曲子表现了一个权高位尊的政治家在春风得意之时的豪气与意志,也表现了元代高层统治者对自己统治的自信与对自己的文治武功的自豪。这与一般文人的胸襟和气度大不相同。同时它语言朴实,但颇有豪气,这种豪气之中夹杂着一些自负,虽说不上是“小人得志”,至少有一点得意忘形。这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理意识有别,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也是不多见的。

不详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翃《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杨维桢《题杨妃春睡图》

下一篇:元·吕止庵《醉扶归·频去教人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