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己亥冬":大德己亥年的冬天,
"余再至京师":我再次来到京城,
"闻中书掾东平张君敬甫以练达俊伟游诸公间":听说中书省的属官、东平郡的张敬甫先生,
"名声籍籍":名声广为传扬。
"已而认君于王礼部博家":不久后,我在礼部博士王某家中结识了您,
"岁余":过了一年多,
"君篆秩满":您的任期已满,
"出尹余乡阳丘":外放担任我的家乡阳丘县的县令。
"阳丘大县":阳丘是大县,
"繁阜难治":繁华富庶但难以治理,
"君至":您到任后,
"刳疣抉蠹":清除弊端、铲除奸恶,
"善政日闻":优良的政绩日渐闻名。
"甲辰春":甲辰年春天,
"余还绣江野亭":我回到绣江边的野亭,
"实迩县郛":这里离县城很近,
"君苟有暇":您如果有空闲,
"必从容就余":必定从容地来拜访我,
"啸咏相忘":我们啸傲吟咏,忘却世事,
"追泉石之乐":追寻山水泉石的乐趣。
"是岁十月":这年十月,
"君受代":您被接任者替代,
"自尔来益数":从那以后,您来访更加频繁,
"情益款":情谊更加深厚,
"而知益以深":彼此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忆昔言曰":曾回忆往昔对我说,
"吾当去矣":我即将离去,
"途既戒矣":行程已经准备妥当,
"先生岂有言乎":先生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余念之曰":我思考后对您说,
"敬甫":敬甫,
"子以敬自铭者也":您是以“敬”字来自我告诫的人,
"人之才不同":人的才能各不相同,
"概言则有能有不能无可无不可二者而已":概括来说,有“能与不能”和“无可无不可”两种类型,
"若吾子无可无不可才欤":而您大概属于“无可无不可”的那种才能吧,
"以无可无不可之才":以“无可无不可”的处事灵活之才,
"而行之以敬":再用“敬”的态度去践行,
"则异时功业之所就":那么将来成就的功业,
"非余所得虑者":不是我能揣测的,
"子惟持子之敬":您只需保持自己的“敬”,
"慎子之才而已矣":谨慎运用自己的才学就好。
"衰怀激烈":我虽心怀激荡,
"不觉黯然":但不觉伤感,
"于是饮之酒":于是请您饮酒,
"而赠之以歌":并作歌相赠,
"实乙巳三月下瀚一日也":此时正是乙巳年三月下旬的某一天。
"百花开后":百花凋零之后,
"殿余春、":主宰残春的、
"只有翻阶红药":眼前只有红芍药花翻越台阶盛开。
"人似春光留不住":人就像春光一样留不住,
"半夜东风作恶":半夜里东风呼啸,仿佛在无情地摧残万物。
"寥落离怀":离别之情寂寥落寞,
"苍凉行色":您的行色苍凉萧瑟,
"更与花前酌":我们更要在花前举杯共饮。
"浩歌一曲鸟":放声高歌一曲,鸟儿在啼叫,
"啼花自飞落":只听鸟儿啼鸣,落花独自纷飞。
"潇洒谁复如君":谁能像您这样潇洒自在,
"溪山如此":溪山如此秀美,
"何限山中乐":山中的乐趣无穷无尽。
"政尔功名相促迫":正当功名催促着您前行,
"眼底台东阁":眼看着能登上台阁高位。
"我识君才":我深知您的才华,
"青云明日":明日必如青云直上,
"万里秋天鹤":似秋天万里晴空上的仙鹤般翱翔。
"有时还梦":我或许会在梦中,
"野亭亭下岩壑":回到江野亭下的岩壑之间。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残春景象切入,奠定惜别基调。起句“百花开后,殿余春、只有翻阶红药”以时序流转点明时节,百花凋零后唯有红药翻阶,既勾勒出春光殆尽的萧瑟之景,又以“殿余春”暗喻友人离去如春光难留的怅惘。“人似春光留不住,半夜东风作恶”以比喻手法将友人离别与自然时序关联,“东风作恶”借自然物象隐喻人力难违的无奈。“寥落离怀,苍凉行色,更与花前酌”则直抒胸臆,以“寥落”“苍凉”状写离别的孤寂与行旅的苍茫,花前对酌的场景增加了离别的伤感,又暗含对往昔相聚时光的追忆。结句“浩歌一曲鸟,啼花自飞落。”以动衬静,浩歌的慷慨与鸟啼花落的自然声响形成对比,以景结情,将离别的怅然融入天地间的萧瑟景象。下片转笔赞友寄怀,兼具豪情与牵挂。“潇洒谁复如君,溪山如此,何限山中乐”以反问起势,盛赞友人的潇洒气度,借溪山之乐勾勒归隐图景,既暗含对友人品性的认同,也隐约流露对仕途纷扰的疏离。“政尔功名相促迫,眼底台东阁”笔锋一转,点出友人因功名所迫而不得不奔赴仕途的现实,“台东阁”代指官场,与前文“溪山之乐”形成对比,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我识君才,青云明日,万里秋天鹤”以雄健之笔寄托期许,将友人才能比作冲天白鹤,“青云明日”“万里秋天”的意象壮阔豪迈,既肯定其才华,又以“鹤”的孤高象征其未来功业的高远。结句“有时还梦,野亭亭下岩壑”回归梦境,以“野亭岩壑”呼应上片的自然意象,通过梦中重聚的场景,将现实的离别转化为对重逢的期盼。
上一篇:元·脱脱《鲁宗道不欺君》
下一篇:元·丁鹤年《兵后还武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