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ng
yáng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chóng
yáng
jīn
shì
chuàng
shù
jīng
fēng
duò
liáng
huáng
huā
xián
dān
guì
tiān
xiāng
zhēn
zhòng
dōng
tún
shè
xié
zūn
guò
cǎo
táng

译文

今天正是重阳节,身处异乡客舍,忽然涌起一阵凄楚悲伤。秋风呼啸,吹得树叶纷纷坠落,单薄的衣衫挡不住雨丝带来的寒凉。菊花含着古朴的意韵绽放,丹桂散发着天然的浓郁芬芳。格外珍惜东屯那重阳聚会的习俗,真想带着酒樽,到杜甫曾经居住的草堂去共饮一场。

逐句剖析

"重阳今日是":今天正是重阳节,

"客邸忽凄怆":身处异乡客舍,忽然涌起一阵凄楚悲伤。

"树叶惊风堕":秋风呼啸,吹得树叶纷纷坠落,

"稀衣袭雨凉":单薄的衣衫挡不住雨丝带来的寒凉。

"黄花衔古色":菊花含着古朴的意韵绽放,

"丹桂发天香":丹桂散发着天然的浓郁芬芳。

"珍重东屯社":格外珍惜东屯那重阳聚会的习俗,

"携尊过草堂":真想带着酒樽,到杜甫曾经居住的草堂去共饮一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重阳》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开篇点出重阳佳节身处客邸的凄怆之感,继而描绘秋风落叶、冷雨袭衣的萧瑟秋景,又转入对黄花古色、丹桂天香的赏玩,最后以珍重东屯社、携酒过草堂的念想作结。全诗通过秋日景象的勾勒与客居情思的流露,既展现了重阳时节的物候特征,又蕴含着诗人漂泊中的复杂心绪,语言质朴而情感真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重阳今日是,客邸忽凄怆”两句点明时节与处境。“重阳今日是”直白点出当天正是重阳佳节,本应是亲友相聚、赏菊饮酒的日子,却紧接着以“客邸忽凄怆”转折,“忽”字写出了身处异乡客舍时,佳节氛围触发的凄凉悲怆之感来得突然而强烈,将节日的应景之喜与客居的现实之悲形成对比,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树叶惊风堕,稀衣袭雨凉”两句描绘秋日风雨景象。“树叶惊风堕”中,“惊”字赋予秋风以动态,仿佛风的骤然吹起让树叶也为之震颤,而后坠落,写出了秋风的萧瑟之力;“稀衣袭雨凉”则聚焦于人的感受,单薄的衣衫难以抵御秋雨的侵袭,“袭”字形象地表现出凉意如同悄然包裹般袭来,既写出了秋雨的寒凉,也呼应了前文的“凄怆”之情,进一步渲染了客居的凄冷氛围。颈联“黄花衔古色,丹桂发天香”两句转而描写重阳时节的标志性景物。“黄花衔古色”中,“黄花”即菊花,“衔”字将菊花与“古色”相连,既写出了菊花自带的古朴雅韵,也暗含了重阳赏菊这一传统习俗的历史感;“丹桂发天香”里,“丹桂”是秋日名花,“发天香”则极言其香气清幽浓郁,仿佛具有天然的芬芳,两句通过对菊与桂的描绘,在萧瑟秋景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雅致,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景物的赏悦之情。尾联“珍重东屯社,携尊过草堂”两句抒发对相聚的期盼。“珍重东屯社”中的“东屯社”可能指乡里社群,“珍重”二字体现出诗人对这份社群情谊的珍视;“携尊过草堂”则勾勒出一幅携带酒器造访草堂相聚的画面,“尊”即酒器,这一念想为前文的凄怆情绪带来一丝暖意,展现了诗人在漂泊中对亲友相聚、安宁生活的向往,让全诗的情感在凄冷中透出些许温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李裕《送赵鹏举之西台掾》

下一篇:元·马钰《调笑令 和师韵赠张马二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