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
·
zuì
gāo
jiān
chūn
shuǐ

朝代:元作者:张养浩浏览量:3
yǒng
zān
xiǎng
rén
jiān
shì
yǒu
huā
kāi
shuí
yōu
xián
jié
bái
tíng
tíng
yōu
xuān
wài
bié
shì
qīng
liáng
jìng
jiè
cái
bīng
jiǎn
xuě
yīng
nán
sài
duàn
xiāng
yún
绿
tái
kōng
yún
shēng
yuè
xiǎn
de
qiū
róng
dàn
cháng
yǐn
yuè
huá
lái
zhāi
duān
jìn
fèng
tóu
chāi
shī
de
tòu
líng
lóng
jiǔ
guàn
de
chī
dāi
měng
dǒng
gāo
chē
dào
chéng
yòng
shēng
duàn
sòng
jīn
liàn
yàn
yín
wèng
cuì
xiù
yīn
qín
pěng
zhōng
duì
绿
yáng
yān
kàn
wān
huā
yuè
zhěn
hǎi
táng
fēng
zhè
bān
xián
shòu
yòng
zài
shuí
xiǎng
chéng
xiàng
wáng
gōng

译文

咏玉簪花,想想人间确实有很多花开,可谁能像它这般幽闲又洁白?它亭亭玉立在幽静的小轩之外,别是一番清凉的境界。就算裁剪冰雪也难与它比美,它像一段带着香气的云朵萦绕在绿苔之上;无端惹得傍晚云彩升起,越发显得秋景更加清淡。常常引得月光洒落,带着露水将它摘下,的确压倒了凤头钗的美。把诗琢磨得剔透玲珑,喝酒喝得痴呆懵懂。高大的车马和显赫的仪仗有什么用呢?一部笙歌就足以送葬。金色的酒波在银瓮中荡漾,身着翠袖的佳人殷勤捧玉杯。面对一缕绿杨的如烟景色,观赏一弯如梨花的明月,卧在如海棠般的风中。像这样悠闲地享受,又有谁还会想念丞相府帝王宫?

逐句剖析

"咏玉簪":咏玉簪花,

"想人间是有花开":想想人间确实有很多花开,

# 是:到处。

"谁似他幽闲洁白":可谁能像它这般幽闲又洁白?

"亭亭玉立幽轩外":它亭亭玉立在幽静的小轩之外,

# 幽轩:幽静的带窗的走廊或小屋。

"别是个清凉境界":别是一番清凉的境界。

"裁冰剪雪应难赛":就算裁剪冰雪也难与它比美,

"一段香云历绿苔":它像一段带着香气的云朵萦绕在绿苔之上;

"空惹得暮云生":无端惹得傍晚云彩升起,

"越显的秋容淡":越发显得秋景更加清淡。

"常引得月华来":常常引得月光洒落,

# 月华:月光,月色。

"和露摘":带着露水将它摘下,

# 和露:带着露水。

"端的压尽凤头钗":的确压倒了凤头钗的美。

# 凤头钗:也叫凤钗,古代妇女戴的形状如凤凰的钗子。,端的:的确是,实在是。

"诗磨的剔透玲珑":把诗琢磨得剔透玲珑,

"酒灌的痴呆懵懂":喝酒喝得痴呆懵懂。

# 懵懂:头脑不清楚。

"高车大纛成何用":高大的车马和显赫的仪仗有什么用呢?

# 大纛:大旗。

"一部笙歌断送":一部笙歌就足以送葬。

"金波潋滟浮银瓮":金色的酒波在银瓮中荡漾,

# 潋滟:形容水盈溢的样子。,金波:指美酒。

"翠袖殷勤捧玉钟":身着翠袖的佳人殷勤捧玉杯。

# 玉钟:精美的酒蛊。

"对一缕绿杨烟":面对一缕绿杨的如烟景色,

"看一弯梨花月":观赏一弯如梨花的明月,

"卧一枕海棠风":卧在如海棠般的风中。

"似这般闲受用":像这样悠闲地享受,

# 闲受用:随意地享受。

"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又有谁还会想念丞相府帝王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水》是元代张养浩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咏玉簪花,既描绘其文静素雅、冰清玉洁且幽香袭人,又凸显它在群芳中独领风骚。后一部分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想人间是有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开篇点明主题,通过对玉簪花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用比喻的手法描绘玉簪花的美丽与高洁。“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进一步烘托出玉簪花的淡雅气质。“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端的压尽凤头钗”,通过描写月华、露水等意象,突出了玉簪花的珍贵。“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和美酒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高车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则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思考。后一部分“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钟”描绘了闲适的生活场景,“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的氛围,“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章家、诗人、曲家

张养浩(1269?~1329),元代文章家、诗人、曲家。字希孟,号齐东野人,别号顺庵,晚号云庄老人,谥文忠,济南(今属山东)人。早年荐为东平学正,历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中书省参议,因上疏触怒英宗,遂辞官归隐。天历二年关中大旱,起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积劳而病卒于任所。张养浩与元明善、曹元用齐名,号称山东“三俊”。其诗多写民生疾苦,诗风颇受散曲影响,通俗晓畅,风致潇洒。散曲风格豪宕放旷,超逸雄浑,时有清丽俊爽之气。其以散曲反映社会重大主题,提高了散曲的社会功能。代表作品有《山坡羊·潼关怀古》。有政论集《三事忠告》,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元曲,也是一首咏物兼言志的诗。描绘了玉簪花在幽轩外亭亭玉立,其幽闲洁白无人可比,如同裁冰剪雪般难以赛过,香气萦绕绿苔,引得暮云、月华相伴。之后展现作者诗酒相伴,生活悠闲,面对绿杨烟、梨花月、海棠风等美景,感慨高车大纛无用,这种闲适生活远胜丞相府帝王宫。表达了对玉簪花的赞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2. 分段赏析

“想人间是有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首二句直切主题,点明玉簪花最引人钟情之处——“幽闲洁白”。清幽静美之态,暗喻孤高不浊之心;洁白无瑕之质,象征高洁素雅之品,而这孤傲高洁恰是张养浩的自我写照。他于宦海沉浮三十载,目睹官场污浊,终决然辞官归隐,故而在万紫千红中独爱这少人题咏的玉簪花。“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作者将花置于独特情境:亭亭玉立於幽窗之外,窗幽花静,自成“清凉境界”,令人顿生超脱尘世之感。“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护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显的秋容淡。常引得月华来,和露摘”,从色、香入手静态描摹:花色之白,纵使裁冰剪雪亦难媲美;花香之浓,恍若香云笼罩青苔。如此美色佳香,引得晚云急升以添秋色清爽,明月亦来相伴。三句拟人化描写风趣明快,却始终紧扣“清幽”二字。“端的压尽凤头钗”,收束全篇,坐实花美人赞之意。全曲以“幽闲洁白”为核心,从多维度虚实相生地勾勒玉簪花的动人风姿。表面句句写花,实则以花喻人、托花言志。小令用语自然雅致,通俗中见深意。明人朱权评张养浩散曲风格“如玉树临风”,此曲正是贴切写照。“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和美酒的热爱。“诗磨的剔透玲珑”说明作者对诗歌的追求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酒灌的痴呆懵懂”则暗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饮酒来摆脱世俗的束缚。“高车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人生的思考。“高车大纛”象征着权势和地位,“一部笙歌断送”则表示这些都不值得追求,最终都是一场空。“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钟”,描绘了闲适的生活场景。“金波潋滟”形容酒液的清澈和美丽,“浮银瓮”则给人一种富贵而又不失雅致的感觉,“翠袖殷勤捧玉钟”描绘了侍女殷勤地捧着玉杯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的氛围。作者面对绿杨轻烟、梨花明月,枕着海棠清风,享受着悠闲的生活,与前半部分对玉簪花的赞美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像这样悠闲地享受生活,谁还会再去想丞相府、帝王宫呢?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白朴《水调歌头 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下一篇:元·关汉卿《【越调】斗鹌鹑_蹴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