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īng
cáo
huà
shān
shuǐ
guì
shuǐ
fān

朝代:唐作者:李颀浏览量:3
piàn
fān
guì
shuǐ
luò
tiān
shí
fēi
niǎo
kàn
gòng
xián
yún
xiāng
chí
cháng
xiǎo
fàn
fàn
zhī

译文

一片孤帆漂浮在桂水之上,此时落日余晖洒向天涯尽头。看着飞鸟与我一同前行,悠悠闲云也仿佛与我相伴而行,缓缓移动。长长的水波不分昼夜地流淌,船儿泛泛漂浮,究竟要驶向何方。

逐句剖析

"片帆浮桂水":一片孤帆漂浮在桂水之上,

# 浮:一作在。

"落日天涯时":此时落日余晖洒向天涯尽头。

"飞鸟看共度":看着飞鸟与我一同前行,

"闲云相与迟":悠悠闲云也仿佛与我相伴而行,缓缓移动。

"长波无晓夜":长长的水波不分昼夜地流淌,

"泛泛欲何之":船儿泛泛漂浮,究竟要驶向何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李兵曹壁画山水各赋得桂水帆》是唐代李颀创作的诗。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交往密切,诗名显著,《全唐诗》存其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此诗围绕李兵曹壁画中山水之景展开,以“桂水帆”为描写对象,描绘了片帆浮于桂水,落日余晖洒于天涯的画面,体现出一种悠然又略带迷茫之感。全诗借景抒情,虽未直抒胸臆,却将诗人疏放超脱的心境、对世俗的厌薄之意,含蓄地寄寓在山水帆影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李颀(?~753?),唐代诗人,家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交游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都有诗作往还。其所作边塞诗,风格豪壮奔放、慷慨深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寄赠友人之作,刻画人物形貌神情颇为生动。笃信道教,相关作品亦多。代表作品有《送魏万之京》。有《李颀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片帆浮桂水,落日天涯时”: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开阔而略带孤寂的画面。一片孤帆在澄澈的桂水上漂浮,此时,落日的余晖洒向天涯。“片帆”突出了旅途的孤独,“桂水”点明地点,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与独特性。“落日天涯”营造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意境,给人以空间和时间上的无尽延伸感,奠定了全诗孤寂、漂泊的情感基调。“飞鸟看共度,闲云相与迟”:诗人进一步描绘旅途中的情景。看着飞鸟与自己一同前行,悠闲的云朵也仿佛与自己相伴而缓缓移动。“飞鸟”和“闲云”本是自然中自由的存在,诗人将自己与它们联系起来,看似相伴,实则更显自身的孤独。飞鸟尚可结伴,而自己却在漂泊;闲云悠然自在,自己却前途未卜。这种对比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漂泊无依之感。“长波无晓夜,泛泛欲何之”:诗人的目光由景转向流动不息的水波,感慨桂水的长波不分昼夜地流淌。“泛泛”二字,生动地表现出船在水面上漫无目的地漂浮的状态。“欲何之”则直接发出疑问,不知这漂泊的船儿将要驶向何方,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对自身漂泊命运的无奈与惆怅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使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引发读者对人生漂泊境遇的共鸣与思考。

2. 作品点评

此诗中李颀以疏放超脱之态,流露出厌薄世俗之意。诗里行间,尽显他对田园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般超然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下一篇:唐·刘禹锡《韩信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