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卸下帽子,
"弃官":辞去官职,
"偷走下连云栈":偷偷地离开那高入云端的栈道。
# 连云栈:与彩云相连的栈道。形容仕途的艰险。查德卿《寄生草》:“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湖山佳处屋两间":在湖光山色美好的地方盖两间屋子,
"掩映垂杨岸":屋子在垂杨岸边相互遮掩映衬。
"满地白云":满地像是白云般的东西,
"东风吹散":被东风吹散,
"却遮了一半山":却又遮住了一半的山峦。
"严子陵钓滩":严子陵钓鱼的滩头,
# 严子陵钓滩:参见邓玉宾之子的《雁儿落带得胜令》注。
"韩元帅将坛":韩信的点将台,
# 韩元帅将坛:韩元帅,指韩信。萧何向汉高祖刘邦推荐韩信乃“国士无双”,“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拜韩信为大将。及至项羽被灭,天下统一,又以谋反罪,杀韩信于长乐宫。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那一个无忧患":哪一个没有经历过忧患?
"柳堤":柳树成荫的堤岸,
"竹溪":竹林环绕的溪流,
"日影筛金翠":阳光透过枝叶筛下金色翠绿的光影。
"杖藜徐步近钓矶":拄着藜杖缓缓走到钓鱼的石矶旁,
"看鸥鹭闲游戏":看鸥鸟和鹭鸶悠闲地嬉戏。
"农父渔翁":农夫和渔翁,
"贪营活计":一心忙着生计,
"不知他在图画里":却不知道自己身处如画般的美景之中。
"对着这般景致":面对这样的美景,
"坐的":坐着,
"便无酒也令人醉":即使没有喝酒也让人陶醉。
"自劾":自从我被弹劾,
"退归":退隐归乡,
"用不着风云气":不再需要那意气风发的豪情。
"疏狂迂阔拙又痴":从前疏狂、迂腐、笨拙又痴傻,
"今日才回味":到如今才回味过来。
"玩水游山":游山玩水,
"身无拘系":身体没有拘束羁绊,
"这的是三十年落的":这正是三十年来所追求的。
"翠微":青山隐隐,
"更奇":更加奇妙,
"知道我闲居意":它懂得我闲居的心意。
"玉田":如玉般的田野,
"翠烟":像翡翠般的云烟,
"鸾鹤声相唤":鸾鸟和仙鹤相互鸣叫召唤。
"青山摇动水底大":青山在水中的倒影被风搅动,水波荡漾间水底更显开阔,
"把沙鸟都惊散":把沙滩上的鸟儿都惊散了。
"物外风光":这尘世之外的风光,
"同谁游玩":和谁一起游玩呢?
"有蓬莱海上仙":就像那蓬莱海上的仙人一样自在。
"绰然":广阔的样子,
"四边":向四面望去,
"滚滚云撩乱":滚滚的云彩缭绕纷乱。
"牧笛":牧笛声声,
"酒旗":酒旗飘扬,
"社鼓喧天擂":社日的鼓声震天响。
"田翁对客喜可知":老农面对客人的喜悦可想而知?
"醉舞头巾坠":喝醉了跳舞连头巾都掉落了。
"老子年来":我这些年来,
"逢场作戏":逢场作戏,
"趁欢娱饮数杯":趁着欢乐畅饮几杯。
"醉归":喝醉了回去,
"月黑":月黑之夜,
"尽踏得云烟碎":脚下仿佛把云烟都踏碎了。
"翠微":青山隐隐,
"四围":环绕四周,
"无一点尘俗气":没有一点尘世的俗气。
"水声不解说是非":流水声不懂得说人间是非,
"到处相寻觅":却总在各处陪伴着我。
"想为吾侬":想来是因为我,
"心灰名利":对名利心灰意冷,
"他也要相陪闲坐的":它才愿意陪我闲坐吧。
"寝食":这山水与我的饮食起居,
"不离":不分离,
"倒殢得人先醉":反倒让人沉醉。
"日居":日升,
"月诸":月落,
"断送了人无数":消磨了无数人的时光。
"自从开辟君试数":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你试着数一数,
"那个不到邙山路":哪个人不是走向死亡之路?
"何况吾侬":何况是我们呢。
"些儿名誉":那一点点名誉,
"向电光中谁做主":在如电光般短暂的人生里谁能做主?
"据着这老夫":依着我这老头子,
"志趣":的志趣,
"把乌兔常拴住":要把时间常常留住。
"恰阴":刚刚还是阴天,
"却晴":却又放晴了,
"来往云无定":来来往往的云彩没有定数。
"湖光山色晦复明":湖光山色时而昏暗时而明亮,
"会把人调弄":仿佛在捉弄人。
# 调弄:犹言戏谑。
"一段幽奇":这般幽美奇妙的景色,
# 幽奇:指幽美的奇景。
"将何酬应":用什么来酬答呢?
# 酬应:犹言对答。
"吐新诗字字清":只有吟出新诗,字字清新。
"锦莺":美丽的黄莺,
"数声":叫了几声,
"又唤起游山兴":又唤起了我游山的兴致。
"锦屏":如锦绣般,
"翠屏":翡翠般的屏风,
"极目山无尽":放眼望去山峦没有尽头。
"白云忽向树杪生":白云忽然从树梢间升起,
"似林影波光定":树林的影子和波光好像都静止了。
"故把清风":清风故意,
"遮映摇动":遮掩摇动,
"水和山俱有声":水和山都发出声响。
"兴清":兴致清幽,
"半晴":半阴半晴的天气,
"天意也还相应":仿佛天意也与之相应。
"【":【咏四景
"】":】
"【":【春
"】":】
"远村":远处的村庄,
"近村":近处的村庄,
"烟蔼都遮尽":都被烟霭遮住了。
"阴阴林树晓未分":树林郁郁葱葱,清晨还未分明,
"时听黄鹂韵":不时听到黄鹂鸟的啼鸣声。
"竹杖芒鞋":拄着竹杖,穿着草鞋,
"行穿花径":穿行在花丛小径,
"约渔樵共赏春":邀约渔夫樵夫一起欣赏春色。
"日新":日日更新,
"又新":每天都有新的景象,
"是老子山林兴":这是我隐居山林的兴致。
"【":【夏
"】":】
"自酌":自己斟酒,
"自歌":自己歌唱,
"自把新诗和":自己吟唱新应和新诗。
"人间甲子一任他":人间的岁月随它去吧,
"壶里乾坤大":在这酒壶里的天地才大。
"流水当门":流水对着门,
"青山围座":青山环绕座位,
"每日家叫三十声闲快活":每天都要喊上几十声悠闲快活。
"就着这绿蓑":披着这绿色的蓑衣,
"醉呵":喝醉了,
"向云锦香中卧":就躺在如云彩锦绣般的荷香之中。
"【":【秋
"(":(就咏水仙妆白菊花
")】":)】
"此花":这种白菊花,
"甚佳":非常好,
"淡秋色东篱下":在东篱下点缀着淡淡的秋色。
"人间凡卉不似他":人间平凡的花卉比不上它,
"倒傲得风霜怕":它反倒让风霜都害怕它的傲岸。
"玉蕊珑葱":白色的花蕊晶莹,
"琼枝低压":如玉的枝条低垂,
"雪香春何足夸":雪白的香气连春天的花也比不上。
"羡煞":羡慕极了,
"爱煞":喜爱极了,
"端的是觑一觑千金价":真的是看一眼都觉得价值千金。
"【":【冬
"】":】
"此杯":这杯酒,
"莫推":不要推辞,
"雪片儿云间坠":雪花在云间飘落。
"火炉头上酒自煨":在火炉上把酒温着,
"直吃的醺醺醉":一直喝到醉醺醺。
"不避风寒":不躲避风寒,
"将诗寻觅":寻觅诗句。
"笑襄阳老子痴":笑我像襄阳庞德公般痴傻,
"近着这剡溪":靠近这剡溪,
"夜黑":夜里天黑,
"险冻的来不得":差点冻得不能前来。
元代文章家、诗人、曲家
张养浩(1269?~1329),元代文章家、诗人、曲家。字希孟,号齐东野人,别号顺庵,晚号云庄老人,谥文忠,济南(今属山东)人。早年荐为东平学正,历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中书省参议,因上疏触怒英宗,遂辞官归隐。天历二年关中大旱,起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积劳而病卒于任所。张养浩与元明善、曹元用齐名,号称山东“三俊”。其诗多写民生疾苦,诗风颇受散曲影响,通俗晓畅,风致潇洒。散曲风格豪宕放旷,超逸雄浑,时有清丽俊爽之气。其以散曲反映社会重大主题,提高了散曲的社会功能。代表作品有《山坡羊·潼关怀古》。有政论集《三事忠告》,诗文集《归田类稿》,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1. 分段赏析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杨岸。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钓滩,韩元帅将坛,那一个无忧患?”开篇“挂冠”“弃官”直截了当,“偷走”二字藏着几分仓促与决绝,像是怕被俗世牵绊,急着逃向山水。湖山两间屋、垂杨掩映,是归隐的标配,却偏用“满地白云被东风吹散,遮了一半山”添了层朦胧:自然从不是全然清朗,正如避世未必能逃尽烦忧。末句忽提严子陵(隐居钓滩)与韩信(登坛拜将),一隐一显,却问“那一个无忧患”?原来作者早看透:无论出世入世,人生本就难逃牵绊,这份清醒,让隐逸少了些天真,多了层通透的怅惘。“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柳堤竹溪是江南小景,“日影筛金翠”最见笔力,阳光透过枝叶,像把金子翠玉筛在地上,细碎又温暖。拄杖慢行到钓台,看鸥鹭闲游,连水鸟都比人自在。妙在“农父渔翁不知在图画里”:他们为生计忙碌,反倒错过了眼前的诗意;而“无酒也醉”的“我”,偏在这份旁观里,品出了山水最醇厚的滋味。不写刻意抒情,只以“人在画中不自知”的对比,藏尽对自然的痴恋。“自劾,退归,用不着风云气。疏狂迂阔拙又痴,今日才回味。玩水游山,身无拘系,这的是三十年落的。翠微,更奇,知道我闲居意。”“自劾退归”是主动转身,“用不着风云气”是放下壮志的坦然。回头看过去的“疏狂迂阔”,竟觉是种“拙痴”,这份自嘲里藏着岁月磨出的通透。“三十年落的”一句沉甸甸,三十年宦海沉浮,才换得今日玩水游山的自由。末句“翠微知道我闲居意”最妙:远山似有灵,懂这份抛却俗务的闲,人与自然的默契,不必言说。“玉田,翠烟,鸾鹤声相唤。青山摇动水底大,把沙鸟都惊散。物外风光,同谁游玩?有蓬莱海上仙。绰然,四边,滚滚云撩乱。”“玉田翠烟”像铺开一张青绿画,鸾鹤相唤添了仙气,却被“青山摇水惊散沙鸟”的动景打破静美,自然从不是凝固的仙境,有生趣,也有喧闹。“同谁游玩”一句陡然生孤:这般好物外风光,竟难寻同游者,只好遥想蓬莱仙人。末句“滚滚云撩乱”又收束于缥缈:或许孤独本就是隐逸的常态,像云一样聚散无常,不必强求。“牧笛,酒旗,社鼓喧天擂。田翁对客喜可知?醉舞头巾坠。老子年来,逢场作戏,趁欢娱饮数杯。醉归,月黑,尽踏得云烟碎。”满是人间烟火气:牧笛、酒旗、社鼓喧天,田翁醉得头巾都掉了,憨态可掬。“老子年来,逢场作戏”不是敷衍,是历经世事后的通透——且趁欢颜饮几杯。最妙是“醉归,月黑,尽踏得云烟碎”:月色昏沉,脚步踉跄,竟像把地上的云烟都踩碎了,俗事的欢与自然的幽,在醉态里融成一团,野趣横生。“翠微,四围,无一点尘俗气。水声不解说是非,到处相寻觅。想为吾侬,心灰名利,他也要相陪闲坐的。寝食,不离,倒殢得人先醉。”翠微山被无尘的清净裹着,水声潺潺,从不管人间是非,却偏绕着“我”寻觅,像是知道“我”已看淡名利,特意来陪。“寝食不离”写尽山水与心灵的相依,末句“倒殢得人先醉”,不是醉于酒,是被这份不离不弃的温柔缠得醉了,人与山的情谊,浓得化不开。“日居,月诸,断送了人无数。自从开辟君试数,那个不到邙山路?何况吾侬。些儿名誉,向电光中谁做主?据着这老夫,志趣,把乌兔常拴住。”起句便触目:日升月落,送走了多少人?从开天辟地到如今,谁能躲过死亡(邙山路代指墓地)?“些儿名誉”如电光一闪,哪由得人做主?可作者偏说“把乌兔常拴住”(乌兔指日月),不是真能留住时光,是要在有限里守住志趣,这份对生命的豁达,藏着对“活在当下”的执拗。“恰阴,却晴,来往云无定。湖光山色晦复明,会把人调弄。一段幽奇,将何酬应?吐新诗字字清。锦莺,数声,又唤起游山兴。”天忽阴忽晴,云飘来荡去,湖光山色也跟着明暗不定,像在故意逗弄人。面对这般“幽奇”,唯有写几句清诗应答。正沉吟间,黄莺几声啼,又勾得游山的兴致起了,自然的调皮与文人的雅兴,你来我往,像场轻松的对谈,灵动又鲜活。“锦屏,翠屏,极目山无尽。白云忽向树杪生,似林影波光定。故把清风,遮映摇动,水和山俱有声。兴清,半晴,天意也还相应。”山如锦屏翠障,一眼望不到头,白云忽然从树梢冒出来,静得像凝固的林影波光。清风偏来捣乱,吹得云影摇动,山水都跟着发出声响,静与动、色与声,在自然里玩着捉迷藏。末句“兴清,半晴,天意也还相应”,像是说:连老天爷都懂“我”此刻的清兴,特意留着半晴的天色,这份默契,让人心头一暖。“远村,近村,烟蔼都遮尽。阴阴林树晓未分,时听黄鹂韵。竹杖芒鞋,行穿花径,约渔樵共赏春。日新,又新,是老子山林兴。”春日的朦胧最是动人:烟霭遮了远近村落,树林浓绿得辨不清晨光,只闻黄鹂声声。拄着竹杖、踏着草鞋穿花径,约渔翁樵夫同赏春,每日都有新趣,不是伤春,是贪春,把对山林的兴致,写得像春水般鲜活,日日都有新滋味。“自酌,自歌,自把新诗和。人间甲子,任他,壶里乾坤大。流水当门,青山围座,每日家叫三十声闲快活。就着这绿蓑,醉呵,向云锦香中卧。”夏日的闲,是“自”字堆出来的:自酌自歌自和诗,不管人间年月(甲子),壶里装着自己的小天地。流水上门、青山围屋,每日喊三十声“闲快活”,是夸张,更是尽兴。醉了就披着绿蓑衣,卧在像云锦般绚烂的夏景里,把俗事丢在脑后,只与天地同眠。“此花,甚佳,淡秋色东篱下。人间凡卉不似他,倒傲得风霜怕。玉蕊珑葱,琼枝低压,雪香春何足夸。羡煞,爱煞,端的是觑一觑千金价。”秋日的菊,是“傲”出来的:立在东篱,淡对秋色,凡花怕风霜,它偏让风霜怕。玉般的花蕊、琼似的枝,那股雪般的清香,连春天都比不了。“羡煞,爱煞”直抒胸臆,说它“觑一觑千金价”,哪是夸花贵,是赞它那份凌霜独放的骨气,千金难换。“此杯,莫推,雪片儿云间坠。火炉头上酒自煨,直吃的醺醺醉。不避风寒,将诗寻觅。笑襄阳老子痴,近着这剡溪,夜黑,险冻的来不得。”冬日的趣,藏在“痴”里:雪从云间落,火炉煨着酒,不推杯,直喝到醺醺然。冒着风寒寻诗,还笑孟浩然(襄阳老子)雪夜访戴安道的痴,其实自己也一样,为了这份雅兴,哪怕近剡溪、遇夜黑,差点冻僵也值。冬日的寒与诗兴的热,撞出一股豪劲,冷里藏着滚烫的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