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青天白鹭前":青天一片,白鹭徐来,
# 白鹭: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间枕部垂有两条细长的长翎作为饰羽,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
"桃花水泛住家船":桃花绽开,江波浩渺,渔船在岸边拍打着浪花。
# 桃花水: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开之时,川谷冰融,河流涨满。
"呼儿去换城中酒":渔父唤儿进城打酒,
# 呼:呼叫,让。
"新得槎头缩颈鯿":酒资则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鳊鱼。
# 槎头缩颈鯿:此处借指上等鲜美之鱼。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画中一片青天之下,白鹭翩翩,春江之上桃花水涨,住家船悠然漂浮的景象。通过渔父让儿子换酒这一情节,展现了渔人生活的闲适自在。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简单惬意的渔人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泛住家船”的美景,借春江美景抒发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勾勒远景,澄澈青天为幕,白鹭振翅翩跹,诗人以淡雅笔触铺陈底色,明快而清朗。一个“前”字灵动点染,赋予静止的蓝天以动态之美,让画面瞬间充满蓬勃生机。次句镜头拉近,聚焦近景。灼灼桃花热烈绽放,昭示着阳春三月的盎然春意;春水迅猛上涨,江面烟波浩渺,渔船在岸边随浪起伏,轻拍堤岸激起细碎浪花。诗人特意点明这是“住家船”,巧妙揭示江水是渔父谋生的依托,渔船如同其安身立命之所。此刻渔父泊船于岸,显然有事务亟待处理,这一细节自然巧妙地引出后续诗句,为叙事推进埋下伏笔。诗歌后两句将镜头对准渔父与生活场景:渔父呼唤儿子携带刚捕获的“槎头缩颈鳊”——也就是肥美鲜嫩的武昌鱼,前往城中换酒。这看似寻常的生活画面,实则饱含深意。在渔民生活中,以渔获易酒本是平常之事,但诗人却借此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鲜活的鱼获与酒香交织,传递出以物易物的原始质朴;父唤子应的互动,尽显天伦之乐;而渔父自在的生活状态,更折射出其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心境,让平凡瞬间绽放出诗意的光彩。
4. 作品点评
作为题画诗,《题春江渔父图》以诗释画,将笔墨聚焦于画面内容的演绎与解读。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浅白如话,字句流转间毫无晦涩之感,与画作淡雅明快的意境相得益彰。这种直白流畅的风格,不仅让画面中的渔父生活跃然纸上,更与诗歌赞颂质朴生活、向往闲适之乐的主旨高度契合,诗画交融间,尽显艺术表达的和谐统一。
# 语言浅自如话,清新自然,读之亦如见到了那张《春江渔父图》。
现代现代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秉戍
上一篇:元·马钰《西江月·学道腥膻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