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g

朝代:元作者:王冕浏览量:3
líng
céng
huà
jǐn
táng
hán
wèi
kāi
zhōng
liáng
wén
zhāng
zhào
qiān
guì
zhǐ
róng
xiāng
shòu
寿
zhāng
xīn
dōng
zhōng
táo
nǎi
shì
ān
yáng
zhī
jiàn
jǐng
quán
shì
xiōng
zhōng
yǒu
tiān
chūn
fēng
lián
chūn
shōu
xià
táng
shòu
huáng
liú
cǎi
zhū
láng
xīn
hǎo
fèng
ēn
guī
bài
rán
cān
móu
guān
wén
néng
xiāo
xiàn
lǎo
péi
绿
shān
zhōng
yǒu
zǎi
xiàng
jiā
xiū
wèn
táo
yuán
zhòng
táo
zhě

译文

庐陵一带至今仍流传着“画锦堂”的故事,当年韩琦、魏了翁这样的忠良之臣在此成就荣耀。文章足以光照千古,富贵荣耀又怎会仅让家乡一地增光?寿张一带又新得《河东记》,而中陶之人原是安阳的后裔。洞察先兆的智慧不只是看到井泉般的小事,更因胸中有山河天地的广阔格局。春风掀帘而入春雨渐歇,走下厅堂面对黄河的汹涌水势亦从容不受其束缚。穿彩衣的年轻子弟跳起欢快的新舞,他们带着家族的恩荣回来拜见那位有长须的谋士。身为士大夫举止洒脱自然,即便面对唐代裴度“绿野堂”般的隐居生活也并不羡慕。山中早有隐于山林却心怀天下的高洁之士,不必再去追问那桃花源中种桃的隐者。

逐句剖析

"庐陵曾记画锦堂":庐陵一带至今仍流传着“画锦堂”的故事,

"黼黻韩魏开忠良":当年韩琦、魏了翁这样的忠良之臣在此成就荣耀。

"文章足以照千古":文章足以光照千古,

"富贵岂止荣一乡":富贵荣耀又怎会仅让家乡一地增光?

"寿张新得河东记":寿张一带又新得《河东记》,

"中陶乃是安阳裔":而中陶之人原是安阳的后裔。

"知几不独见井泉":洞察先兆的智慧不只是看到井泉般的小事,

"自是胸中有天地":更因胸中有山河天地的广阔格局。

"春风入帘春雨收":春风掀帘而入春雨渐歇,

"下堂不受黄河流":走下厅堂面对黄河的汹涌水势亦从容不受其束缚。

"彩衣诸郎舞新好":穿彩衣的年轻子弟跳起欢快的新舞,

"奉恩归拜髯参谋":他们带着家族的恩荣回来拜见那位有长须的谋士。

"衣冠文物能潇洒":身为士大夫举止洒脱自然,

"不羡老裴居绿野":即便面对唐代裴度“绿野堂”般的隐居生活也并不羡慕。

"山中自有宰相家":山中早有隐于山林却心怀天下的高洁之士,

"休问桃源种桃者":不必再去追问那桃花源中种桃的隐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诗歌围绕“庐陵”展开,赞美当地历史人物的才德与家族传承。首句“庐陵曾记画锦堂”引出对往事的追忆,称其家族曾以华服彰显荣耀,更以“黼黻韩魏”开创忠良之风。接着强调其文章能流传千古,富贵不止惠及乡里;又以“寿张”“中陶”等地名追溯家族渊源,称其“胸中有天地”,远见卓识超越常人。诗中还描绘了家族生活的从容:春风春雨中,晚辈着彩衣起舞,恭敬侍奉长辈;虽衣冠潇洒,却不慕“绿野”隐士的清闲,直言“山中自有宰相家”,以“休问桃源”的自信,突出庐陵家族才德兼备、地位尊崇的特点。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历史追忆与生活场景的结合,表达了对庐陵人物胸襟、才学与家族传承的高度赞扬。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幼年牧牛,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后归隐九里山,靠卖画为生。其工墨梅,所作墨梅,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偶用胭脂作没骨梅。其诗风格豪迈刚健,不受常规格式的束缚。他还兼擅竹石,长于刻印。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等。著有《竹斋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这首诗以“庐陵”为题,通过对历史人物与家族传承的追忆,赞颂了庐陵一带忠良之士的才德风范,传递出对淡泊自守、胸襟开阔的精神境界的推崇。首联“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以“画锦堂”起笔——这是北宋名臣韩琦的故居,他曾建“昼锦堂”彰显功绩,欧阳修曾为其作记。“黼黻”原指礼服上的花纹,此处代指韩魏公(韩琦)等重臣的文采与功绩,“开忠良”三字点明他们以忠诚正直开创了庐陵的贤良风气,既引出历史渊源,又奠定全诗赞颂的基调。颔联“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紧承上文,进一步褒扬韩魏等人的成就:他们的文章能流传千古,富贵也不只是让乡里荣耀——一个“照”字突出文章的不朽价值,“岂止”则强调其影响超越地域,暗含对精神传承的重视。颈联“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转向具体的家族故事:“寿张”是地名,“河东记”或指某部家族文献;“中陶”可能指庐陵某支脉,“安阳裔”则点明其祖籍。两句以“新得”“乃是”串联,似在讲述庐陵新兴的家族脉络,暗含对地方文化延续的关注。“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一句转折,从具体人事上升到精神境界:“知几”指洞察细微、预见趋势的能力,“井泉”比喻日常琐事;后句“胸中有天地”则升华——真正的人才不仅能明察小事,更有广阔的胸襟与格局。此句既赞人物智慧,更突出其精神高度。“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以景衬人:春风掀帘、春雨初歇的清新画面中,“下堂不受黄河流”用“黄河”的壮阔反衬人物的淡泊——外界的纷扰(如黄河之水的汹涌)无法动摇其内心。景与情交融,刻画出一个从容自适的隐者或君子形象。“彩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转向家族生活的温馨场景:“彩衣”化用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写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奉恩归拜”则见家族尊长受敬,“髯参谋”或指有长须的智者,整体传递出家族和睦、长幼有序的和谐氛围。“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中,“衣冠文物”代指士大夫的雅致风范,“潇洒”二字概括其洒脱气质;“老裴”指唐代名相裴度,他退居洛阳绿野堂,与白居易等唱和。诗人直言“不羡”,并非否定隐逸,而是强调庐陵人物既有经世之才,又能保持超然心境,比单纯隐居更显豁达。尾联“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收束全诗:“山中宰相”指南朝陶弘景,他隐居茅山却受皇帝礼遇,有“山中宰相”之称;“桃源种桃者”则指《桃花源记》中避世的渔人。诗人说“山中自有宰相家”,暗喻庐陵之地既有隐于山林的高洁之士,又有能经世致用的贤才,不必追问“种桃者”的避世,真正的贤能自会在合适的位置发光。全诗以庐陵为线索,串起历史人物、家族传承与精神品格,语言质朴却意蕴深厚。通过用典(如韩琦、裴度、陶弘景)、对比(富贵与淡泊、入世与隐逸)等手法,塑造了一群既有才德又从容自守的贤良形象,传递出对“忠良为本、胸襟为要”的文化精神的推崇,读来令人感受到庐陵人文的厚重与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蒲道源《满庭芳 南营探梅至梅隐丈》

下一篇:元·马钰《捣练子 赠醴泉三毕先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