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柳营曲·江上烟艇闲

朝代:元作者:查德卿浏览量:3
jiāng
shàng
yān
tǐng
xián
suō
qián
wēng
zuì
xǐng
jiāng
shàng
wǎn
niǎo
guān
guān
liú
shuǐ
chán
chán
shì
chūn
shān
shù
shēng
róu
jiāng
wān
gōu
xiāng
ěr
hán
huí
tóu
tān
shī
fàng
gān
竿
kàn
liú
xià
liǎo
huā
tān

译文

烟雾笼罩下的小船自在悠闲,雨水批湿的蓑衣又被风吹干,渔翁酒醒时江上天色已晚。听鸟鸣叫,流水潺潺,乐趣恰似严子陵隐居富春山。轻轻摇着船儿驶过江湾,寒波里垂下一够鱼饵。抬头贪看月亮,不留神放开了鱼竿。回过神来,看那小船已顺流而下,荡进了蓼花滩中。

赏析

1.

这首散曲是借自然景物来表现理想主义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的一则例证。曲中所写的渔翁,实际上是个科场失意的文人。失意后,他退隐江滨,但却不能割断蟾宫折桂的欲念,因而在强作闲适的同时,心灵上又挤压着沉重的苦闷。首句勾画了一幅渔翁孤舟闲漂图。小船自在消闲,蓑衣雨湿风干,渔翁饮酒睡醒,表明看来确是一派悠然自得的气象。但仔细体味,渔翁冒雨自炊,饮酒就醉,醉则昏睡,醒则漂归,既无渔钓之意,又无赏景之心,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他胸中凝聚着难以解脱的苦衷,不然不会独自借酒浇愁、整天沉湎醉乡。船上饮酒,醉醒已是傍晚,但闻啼鸟声与流水声交织在一起,清脆悦耳,其乐趣不减当年严子陵隐居富春山。啼鸟关关,流水潺潺、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俱是清丽流美,宛然仙家境界。但此曲的渔翁仍未能不食人间烟火,回头观兔魄,失意放鱼竿,便显示了生活现实所给予的创伤。前时写渔翁醉醒江上晚,是力图表现他旷放自在的一面。如今看起来,他的醉醒,也不无愤世嫉俗的激烈意味了。欧阳修有《渔家傲》词,下阕有句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此曲的结尾,很可能是受到了欧词的启发。船儿不是一直那么听话的,只要主人意有旁骛,失了操纵,便只受水流摆布。看,流下蓼花滩,因为贪看水中的月亮,一不留神握渔竿的手松开了,只能眼睁睁望着渔竿从蓼花滩上漂下去。这表现了渔翁失意的深重程度。不过作者仍把小船留在蓼花滩一带,不曾送入红尘,那么渔父清醒过来,重新提起渔竿,乐似富春山,是不成问题的。或许流下蓼花滩的对象,也可释为鱼竿,如宋王庭珪《江亭即事》云:江水磨铜镜面寒,钓鱼人在蓼花湾。回头贪看明月上,不觉竹竿流下滩。但观此曲,解作小船流下更胜。这首曲中的渔翁是文人化了的。在元曲中,隐逸与叹世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此曲作者不过想把这两面都写到而已。清李调元就很明白这一点。他把自数声柔橹江湾至流下蓼花滩六句,统统视为他人不能道也的俊语。(见《雨村曲话》)此曲解开一般闲适小令一味沉醉山水之乐的纱幕,真实地表现出科场失意文人在不得不隐逸山水时内心所压抑着的痛楚,坦诚深切,读来确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哲《上丹霄》

下一篇:元·王冕《登竺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