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píng
yuè
·
·
wén
yàn

朝代:元作者:姚燧浏览量:3
chūn
fāng
běi
yòu
sòng
qiū
nán
wàn
cháng
kōng
fēng
shuí
míng
hóng
鸿
zhī
chù
zhāo
zhāo
jiù
suǒ
kuī
yóu
shuǐ
宿
lín
wèi
wèn
jiāng
bái

译文

大雁才刚刚向北飞行,如今又趁着秋天向南离去。在万里辽阔的天空中,你穿行在风雨交加的路途,谁能像高飞的鸿雁那样,知晓你的去向。你天天在往日熟悉的地方寻觅鱼儿。任凭你在水边栖息、在林中停歇。想问你在江湖之上生活,是苦还是乐,你和白鹭的生活相比,又怎么样呢?

逐句剖析

"春方北度":大雁才刚刚向北飞行,

"又送秋南去":如今又趁着秋天向南离去。

"万里长空风雨路":在万里辽阔的天空中,你穿行在风雨交加的路途,

"谁汝冥鸿知处":谁能像高飞的鸿雁那样,知晓你的去向。

"朝朝旧所窥鱼":你天天在往日熟悉的地方寻觅鱼儿。

"由渠水宿林居":任凭你在水边栖息、在林中停歇。

"为问江湖苦乐":想问你在江湖之上生活,是苦还是乐,

"汝于白鹭何如":你和白鹭的生活相比,又怎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平乐・闻雁》是元代姚燧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以“雁”为题材,写大雁春天北飞、秋天南去,在万里长空的风雨中飞行。又由雁联想到它日常窥鱼、在水泽山林栖息的生活,还问它在江湖中的苦乐与白鹭相比如何。全词借雁的迁徙与生活,语言质朴自然,通过设问等手法,暗含对雁的关注,也隐约流露对江湖生活的感怀与思考,富有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章家、诗人

姚燧(1238~1313),元代文章家、诗人。字端甫,号牧庵,谥号文,河南洛阳人。早年从许衡受学,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姚燧诗、文、词、曲兼擅,尤以文章著名。他为文追求气脉贯通,形成纵横开阖、雄深雅健的文风,多记序之文和碑铭诏诰。其诗以古体见长,写景诗占多数。其散曲内容主要写男女风情,风格以风流蕴藉为主。主要作品有《夕佳亭》《云东楼》《水调歌头·岳阳寄定庵王万户》《水调歌头·守岁》等。著有《牧庵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以“春方北度”开篇,写大雁春天刚刚向北迁徙,点明其季节性迁徙的习性,语言简洁却交代了背景。“又送秋南去”紧承上句,一个“又”字带出时间的流转,大雁秋天再向南飞去,既写雁的行踪,也暗含时光往复的意味。“万里长空风雨路”描绘出大雁迁徙的环境,在广阔天空中,历经风雨长途跋涉,“万里”“风雨”突出旅途的遥远与艰辛,让雁的形象更具体可感。“谁汝冥鸿知处”以问句收束上片,“冥鸿”指高飞的鸿雁,这里问谁能像鸿雁一样知晓大雁的去向,既扣住“闻雁”的题旨,又带有些许对雁之踪迹的探寻与遐想。下片“朝朝旧所窥鱼”转向大雁日常的活动,写它常常在熟悉的地方观察游鱼,画面生动,仿佛能看见雁在水边觅食的模样。“由渠水宿林居”则写大雁自在地在水边栖息、林间停留,“由渠”体现出它不受拘束的状态,展现出雁在自然中的生活场景。“为问江湖苦乐,汝于白鹭何如”以提问作结,将大雁与白鹭对比,询问它们在江湖间生活的苦乐有何不同。这一问看似随口,却跳出对雁的单纯描写,融入了对自然生灵生活状态的关注,语气轻松,又带着淡淡的兴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虞集《苏武慢·扫尽风云》

下一篇:元·谢醉庵《鹧鸪天·睡思才消赖有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