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竹林游":年轻时一同在竹林漫游,
"凤麟飞走":如凤麟般自由洒脱。
"一段江山最英秀":此地山水灵秀,堪称人间翘楚。
"南衙倾盖":南衙初遇,
"满院桐阴清昼":满院桐阴下清谈读书。
# 昼:一作书。
"鬓华思此际、":如今鬓发斑白,追忆往昔,
"浑依旧":心境依然如初。
"云梦心胸":胸怀如云梦般广阔,
"文章山斗":文章似泰山北斗受人敬仰。
"好个经纶玉堂手":真是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
"婆娑桂影":桂影摇曳,
"凉人露盘仙酎":露盘中的仙酒清凉宜人。
"一杯先领取、":先饮此杯,
"乔松寿":祝您如乔松般长寿。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为通议西溪兄寿":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为通议大夫西溪兄祝寿。
"三十年前":三十年前,
"西溪授馆苏门赵侯南衙":(我)在西溪设立学馆,苏门赵侯的南衙中,
"予始相识":我开始和他相识。
"时初夏桐阴满庭":当时是初夏,桐树的树荫布满庭院,
"故有南衙清昼之句":所以有了“南衙清昼”这样的诗句。
元代文学家
王恽(1227~1304),元代文学家。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人。中统年间入仕,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卒赠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定。王恽与王博文、王旭齐名,其各类诗体均有涉及。其诗受元好问影响极深,崇尚气骨风神,推崇唐诗气象,主张“温醇典雅”“平淡而又含蓄,雍容而不迫切”。其词清丽雅正,平易通达,风格接近苏轼、辛弃疾。清末况周颐《蕙风词话》称赞其词“清浑超逸,近两宋风格”。诗歌作品有《侠义行》《长庆行》《燕城书事》等。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1. 分段赏析
“少日竹林游,凤麟飞走”:化用“竹林七贤”典故,以“凤麟”喻友人风骨,追忆往昔纵论诗文的洒脱,暗含对高洁品格的追慕。“一段江山最英秀”:总括友人所在地域的山水灵秀,既赞江山形胜,亦暗喻友人才情卓然。“南衙倾盖,满院桐阴清书”:复现初识场景,“倾盖”喻一见如故,“桐阴清书”以景衬情,深化知音相得的恬淡心境。“鬓华思此际、浑依旧”:转写当下,以“鬓华”暗示岁月流逝,却言“浑依旧”,凸显友情历久弥坚的恒常性。“云梦心胸,文章山斗”:直抒胸臆,“云梦”喻胸襟广阔,“山斗”状文章崇高,双重比喻赞友人经纶之才与文坛地位。“好个经纶玉堂手”:以“玉堂”代指翰林院,称许友人治国理政之能,语言凝练而褒扬有度。“婆娑桂影,凉人露盘仙酎”:结句以桂影、仙酎营造超逸意境,“婆娑”状月下桂枝摇曳之态,“凉人”呼应秋日清寒,将祝寿之忱融入幽静画面。“一杯先领取、乔松寿”:收束于举杯祝寿,“乔松”象征长寿,语言质朴却饱含诚挚,呼应全词隐逸高洁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