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píng
yuè
·
·
zhāng
xiù
shí
sháo
yào

朝代:元作者:刘敏中浏览量:3
dān
huā
luò
mèng
dōng
fēng
è
jiàn
shuō
jūn
jiā
hóng
sháo
yào
jìn
chūn
chóu
wàng
què
qiáng
bǎi
xiāng
lái
shù
cóng
wèi
quán
kāi
pàn
xiàng
cǎi
yún
duī
zuì
shí
tóng
cāng
tái

译文

牡丹已悄然凋落。梦中的东风仿佛格外无情,催败了芳华。听闻你家那艳红的芍药正值盛放。一见之下,竟让春日里积攒的愁绪全都烟消云散。隔着围墙,百步之外便能闻到幽幽花香。几丛芍药好似特意为我尽情绽放。我甘愿投身于这如彩云般绚烂的花丛之中,哪怕醉倒,也要与这芍药一同卧在青青的苔痕之上。

逐句剖析

"牡丹花落":牡丹已悄然凋落。

"梦里东风恶":梦中的东风仿佛格外无情,催败了芳华。

"见说君家红芍药":听闻你家那艳红的芍药正值盛放。

"尽把春愁忘却":一见之下,竟让春日里积攒的愁绪全都烟消云散。

"隔墙百步香来":隔着围墙,百步之外便能闻到幽幽花香。

"数丛为我全开":几丛芍药好似特意为我尽情绽放。

"拚向彩云堆里":我甘愿投身于这如彩云般绚烂的花丛之中,

"醉时同卧苍苔":哪怕醉倒,也要与这芍药一同卧在青青的苔痕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清平乐·张秀实芍药词》是元代文学家刘敏中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怀词,以芍药为核心意象,通过对比牡丹凋零与芍药盛放的景象,表达对春光的眷恋与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全词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与自然交融的审美意趣。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代那会儿,文人雅士都爱通过描写事物来抒发内心想法。闲暇时,大家聚在一起,对着花花草草吟诗作词,借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这种咏物寄情的风气在文坛很盛行。刘敏中也是受这样的大环境影响,提笔写下这首关于芍药的词。他顺着宋元以来词坛托物言志的老传统,把自己的心思藏在芍药这个大家熟悉的意象里。可惜词里没写具体哪一年创作,给后人留下了一点小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牡丹花落。梦里东风恶”​开篇以“牡丹花落”点明暮春时节,牡丹凋零象征春光将尽,暗含诗人对繁华逝去的惋惜。“东风恶”化用典故(如陆游“东风恶,欢情薄”),但此处“恶”并非全然贬斥,更多是借东风的“无情”反衬芍药盛放的生机。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暗示诗人对春愁的敏感与无奈。​​“见说君家红芍药。尽把春愁忘却”​笔锋陡转,由牡丹的凋零转向友人家的芍药盛开。“红芍药”以色彩点染其艳丽,“见说”二字引出对友人家芍药的想象。芍药以浓艳之姿“尽把春愁忘却”,既是对春愁的消解,也是对生命力的礼赞。此处“忘却”并非逃避,而是以自然之美疗愈心灵的豁达。​​“隔墙百步香来。数丛为我全开”​从视觉转向嗅觉,“隔墙百步香来”写芍药香气跨越空间,沁人心脾,凸显其芬芳馥郁。“数丛为我全开”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芍药以灵性,仿佛专为诗人绽放。此句既写实景,又暗含“花遇知音”的欣喜,将人与花的互动写得妙趣横生。​​“拚向彩云堆里,醉时同卧苍苔”​末句以浓墨重彩收束全篇。“彩云堆里”比喻芍药花丛如云霞般绚烂,诗人愿“拚”(甘愿)投身其中,与花共醉;“醉时同卧苍苔”则进一步以醉卧姿态,表现对自然的皈依。苍苔的幽寂与芍药的绚丽形成对比,暗含诗人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志趣。

2. 作品点评

这首《清平乐・张秀实芍药词》格律严谨,平仄押韵考究,显露出作者对传统词谱的研习之功。读来朗朗上口,兼具古词韵味与灵动气息。用词功力深厚,雅处含书卷气,直白处接地气,用典巧妙自然,毫无堆砌之感。写景亦妙,表面绘花草山川,实则句句寄寓作者心思,如 “醉时同卧苍苔” 意象传神,后成园林题字典故。此词被收入诸多元代词研究书籍,其意象为后人反复引用,在元代咏物词中颇具分量,值得细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丹桂《悟南柯 本名南柯子 和常显之》

下一篇:元·王逢《秋感(六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