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āng
fēn
yuàn
·
·
cǎi
lián
shàng
huà
chuán
ér‌

朝代:元作者:马致远浏览量:3
cǎi
lián
shàng
huà
chuán
ér
chuí
diào
tān
tóu
bái
zhōng
lóu
yān
zhōng
xiào
wáng
wéi
zuò
huà
shī
péng
lái
dào
yǐng
cēn
xūn
fēng
lái
zhì
xiāng
jìng
shí
qīng
jié
shā
shǔ
de
西
shī

译文

采莲湖面上有装饰华美的船,滩头有垂钓的人,还有白鹭鸶。雨中的楼阁,烟霭中的寺庙,可笑王维这位画师。蓬莱仙境般的倒影高低错落。和暖的南风吹来,荷花的清香纯净之时。清凉洁净得让来避暑的西施都感到惬意。

逐句剖析

"采莲湖上画船儿":采莲湖面上有装饰华美的船,

"垂钓滩头白鹭鸶":滩头有垂钓的人,还有白鹭鸶。

# 白鹭鸶:即白鹭。

"雨中楼阁烟中寺":雨中的楼阁,烟霭中的寺庙,

"笑王维作画师":可笑王维这位画师。

"蓬莱倒影参差":蓬莱仙境般的倒影高低错落。

#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薰风来至":和暖的南风吹来,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荷香净时":荷花的清香纯净之时。

"清洁煞避暑的西施":清凉洁净得让来避暑的西施都感到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湘妃怨·采莲湖上画船儿》是元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此曲描绘了采莲湖的美好景致,有湖上的画船、滩头的白鹭、雨中的楼阁、烟中的寺庙,还有蓬莱般的倒影、拂面的薰风、洁净的荷香,以及如西施般在此避暑的清雅之人。作品运用白描手法勾勒景物,将多种景象组合成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字里行间透着对这般景致的喜爱与赞美,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展现出夏日湖畔的清幽与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杂剧或写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或写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多数则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寄孤愤。散曲多写景纪行、叹世归隐之作。风格皆豪放清逸。马致远终生致力于剧曲创作,所作杂剧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其中《汉宫秋》最为著名。散曲有辑本 《东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曲是《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组曲的第二首。关于这组曲子的创作过程,元代散曲家刘时中在《水仙操》的引言中曾有说明:“‘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玉局翁的诗句。填词的人借其意境进行创作,世间传唱的《水仙子》四首,仍以‘西施’二字收尾,在歌楼乐坊中流传很广,只是常让人觉得不够好。而且想到西湖与西子,有秦地无人能及的意味。嵩麓有位樵夫,听说后认可这种看法,就以春夏秋冬为题写了四章,命名为《西湖四时渔歌》。”这里说的嵩麓樵夫,便是卢疏斋,也就是元曲作家卢挚。由此可知,这四支曲子是马致远应卢挚之邀而创作的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题材的元散曲。介绍了西湖上采莲的画船穿梭,滩头白鹭悠闲垂钓,雨中楼阁与烟中寺庙朦胧缥缈,还有蓬莱般的倒影、薰风与荷香等诸多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夏日这般美好自然景致的由衷喜爱与赞美,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2. 分段赏析

“采莲湖上画船儿”,写采莲湖面上有装饰华美的船。“采莲”点出湖上活动,“画船儿”添了雅致,让人似见船只在莲叶间穿梭,满是鲜活气息。“垂钓滩头白鹭鸶”,绘滩头有人垂钓,旁有白鹭栖息。垂钓者的闲适与白鹭的悠然相融,动静相衬,让滩头景致更显清幽,与湖上热闹呼应。“雨中楼阁烟中寺”,描楼阁在雨中朦胧,寺庙隐于烟霭。“雨中”“烟中”让建筑添了缥缈感,如淡墨画卷,意境悠远,满是诗意与朦胧美。“笑王维作画师”,由景生叹。这般美景,连善画山水的王维怕也难尽现其妙。借对比赞景色绝妙,赞叹之情真切。“蓬莱倒影参差”,写水中倒影如蓬莱仙境般高低错落。“参差”显倒影之美,水面波光与倒影相映,让湖景更显奇幻秀丽,恍若仙境。“薰风来至,荷香净时”,写和暖南风徐来,荷花清香弥漫。“来至”“净时”显风与香的适时,让人感夏日舒适,身心被清香暖风浸润。“清洁煞避暑的西施”,以西施避暑作结。这般洁净清爽,连西施也觉舒适。将西施融入景致,突出清凉宜人,添了美感与遐想,让景致更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哲《水云游 此首又见分梨十化集卷上》

下一篇:元·周权《夏日偕友晚步饮听泉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