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ǔ
yíng
·
·
tàn
shì

朝代:元作者:马谦斋浏览量:3
shǒu
cuō
jiàn
pín
lái
zhàng
tiān
xià
duō
qīng
jìng
suō
bái
shǒu
cuō
tuó
shī
zhì
kùn
héng
yǒu
shēng
míng
shuí
shí
lián
guǎng
广
cái
xué
yòng
xiāo
máng
máng
de
táo
hǎi
bīn
de
yǐn
shān
ē
jīn
píng
fēng

译文

自己动手搓着双手,频繁地磨着剑。自古以来天下的男子汉众多。对着镜子反复擦拭,到头发变白却一事无成,失意地困在狭小的住所里。有像廉颇那样的声名又有谁能赏识?有像萧何那样广博的才学又有谁来任用,只能匆忙地逃到海边,急切地隐居在山里。可如今,平白无故地就掀起风波。

逐句剖析

"手自搓":自己动手搓着双手,

"剑频磨":频繁地磨着剑。

# 剑频磨:喻胸怀壮志,准备大显身手。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古来丈夫天下多":自古以来天下的男子汉众多。

"青镜摩挲":对着镜子反复擦拭,

# 青镜摩挲:言对镜自照,白发欺人。青镜,青铜镜。摩挲,抚摩。

"白首蹉跎":到头发变白却一事无成,

# 蹉跎:虚度光阴。

"失志困衡窝":失意地困在狭小的住所里。

# 衡窝:简陋的房舍。也称衡门、衡宇。

"有声名谁识廉颇":有像廉颇那样的声名又有谁能赏识?

# 廉颇:战国时赵国的良将,年老时被谗逃至魏国,后至死不被任用。

"广才学不用萧何":有像萧何那样广博的才学又有谁来任用,

# 萧何:汉高祖的开国元勋,才学渊博。《史记·萧相国世家》说:他“以文无害”,显露其才能。楚汉相争,他“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高祖“失军亡众”,他尝以“数万众会上之乏绝。”故曰“广才说。”

"忙忙的逃海滨":只能匆忙地逃到海边,

"急急的隐山阿":急切地隐居在山里。

"今日个":可如今,

# 个:语助词。,今日个:今天。

"平地起风波":平白无故地就掀起风波。

# 风波:喻仕途的险恶情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柳营曲・叹世》乃元代散曲家马谦斋的经典之作。在这支散曲中,作者感慨即便立下赫赫战功、成就非凡之人,也往往难获朝廷赏识与重用。由此,作者萌生及早归隐、远离尘世纷争之念。字里行间,满溢着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全曲篇幅精短,叙事与议论交织,以苍劲奔放的笔触,酣畅淋漓地抒发心中愤懑,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代时期,众多文人虽心怀鸿鹄之志,却往往在现实中陷入壮志难伸的困境。从马谦斋留存于世的作品及生平事迹可知,他早年也曾怀抱远大抱负,在大都等重要之地踏入仕途。然而,经历一番沉浮后,他最终选择辞官,过上退隐生活。其作品《柳营曲・叹世》,极有可能是在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这支散曲被元代杨朝英编纂的《太平乐府》收录,得以流传至今 ,为后人研究元代文人境遇与文学创作提供了珍贵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散曲,属于叹世题材。为从个人哀伤升华为“叹世”主题埋下伏笔。廉颇虽勇却遭谗弃,萧何有才却被闲置,深刻揭示贤愚颠倒的社会现实。曲作更进一步,展现元代仕途的险恶,即便贤才如“廉颇”“萧何”,不仅蹉跎岁月,更需匆忙逃隐,只因“平地起风波”,官场危机四伏。这种先写结果、再述原因的结构,既增添了曲词的跌宕感,又发人深省,充分体现出作者进退失据的绝望心境。

2. 分段赏析

开篇以“手自搓,剑频磨”为笔,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诗人早年意气风发、壮志凌云的形象。一句“古来丈夫天下多”,更将其不甘人后、自命不凡的豪情展露无遗。然而笔锋骤转,“勋业频看镜”“白发千茎雪”等三句,瞬间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展现在读者眼前,强烈的反差催生出全曲的怨愤之情。而此前的豪言壮语,也自然地为从个人际遇升华至“叹世”主题做好铺垫。曲中七、八句借古喻今,借廉颇、萧何的典故慨叹入仕之艰,道出“失志困衡窝”的缘由。廉颇身为赵国名将,战功赫赫,却因谗言遭弃;萧何广有才学,助汉开国,仍未得重用,这两句深刻概括了贤愚颠倒、英雄失意的荒诞现实。但作品并未止步于此,更深入揭露元代仕途的险恶:即便如廉颇、萧何般的贤才,不仅落得“白首蹉跎”的下场,还需匆忙逃隐山海之间。只因官场之中“平地起风波”,危机四伏、祸事难测,深刻展现出官场倾轧、伴君如伴虎的黑暗现实。

3. 作品点评

该曲采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以凝练笔触勾勒出元代社会压制人才的沉疴积弊,将官场的诡谲风云展露无遗。其文风凝练警策,借跌宕起伏的叙事与犀利深刻的议论,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仕途的波谲云诡、宦海沉浮的无常。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张力,不仅深刻揭露了时代痼疾,更以精湛的艺术造诣,成为反映元代社会风貌的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周文质《【不知宫调】时新乐》

下一篇:元·周砥《雨后偶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