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o
shāng
yǐn
shǒu

朝代:元作者:杨维桢浏览量:3
dāng
xuān
duì
hóng
xuē
guī
jiǎ
píng
fēng
yōng
jiàng
shā
gōng
yín
píng
fēn
hàn
jiǔ
jiā
rén
jīn
shèng
jiǎn
chūn
huā
diào
qīng
fèng
shēng
zhuǎn
gōng
jìn
huáng
é
shì
xié
shí
nán
ér
tóu
wèi
bái
lín
liú
zǒu
hóng
shā

译文

正对轩窗的仪仗队穿着红色靴子站立,绘有龟甲纹的屏风簇拥着绛红色的纱帐。公子用银瓶分出香醇的美酒,佳人手持金胜剪出如春花般的图案。曲调悠悠,宛如青凤的歌声婉转流转,举杯劝酒,黄鹅酒器倾斜,舞女舞姿摇曳。年已五十的男儿头发还未变白,来到水流边洗刷马匹,马蹄踏过红色的沙地。

逐句剖析

"当轩队子立红靴":正对轩窗的仪仗队穿着红色靴子站立,

"龟甲屏风拥绛纱":绘有龟甲纹的屏风簇拥着绛红色的纱帐。

"公子银瓶分汗酒":公子用银瓶分出香醇的美酒,

"佳人金胜剪春花":佳人手持金胜剪出如春花般的图案。

"曲调青凤歌声转":曲调悠悠,宛如青凤的歌声婉转流转,

"觥进黄鹅舞势斜":举杯劝酒,黄鹅酒器倾斜,舞女舞姿摇曳。

"五十男儿头未白":年已五十的男儿头发还未变白,

"临流洗马走红沙":来到水流边洗刷马匹,马蹄踏过红色的沙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其一)》是元代杨维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奢华热闹的场景。首联勾勒出轩前一队着红靴之人站立,绛纱被龟甲屏风簇拥的画面。颔联通过公子用银瓶分酒、佳人以金胜剪春花的细节,尽显生活的精致与富足。颈联描写歌舞之景,歌声如青凤婉转,舞者似黄鹅,酒杯频传。尾联展现出男子正值壮年,意气风发。从写作手法看,诗人善用华丽辞藻,,通过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营造出绮丽的氛围,传达出对这种繁华生活的展现与某种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其一)》是元代杨维桢所作组诗其中一首。这组诗是杨维桢与友人袁子英的同题赋咏之作,创作于元末社会动荡之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当轩队子立红靴,龟甲屏风拥绛纱”,描绘出一幅华丽的场景。“当轩”点明位置,“队子立红靴”勾勒出一队身着红靴之人整齐站立的画面,营造出庄重之感;“龟甲屏风拥绛纱”,以龟甲纹饰的屏风和绛纱,渲染出环境的富贵与奢华。颔联“公子银瓶分汗酒,佳人金胜剪春花”,从人物活动入手。“公子银瓶分汗酒”,公子用银瓶分出美酒,体现出公子的阔绰;“佳人金胜剪春花”,佳人手持金胜裁剪春花,展现出佳人的娇美与优雅,一“分”一“剪”,动静结合,使画面生动鲜活。颈联“曲调青凤歌声转,觥进黄鹅舞势斜”,聚焦于宴会上的娱乐场景。“曲调青凤歌声转”,将歌声比作青凤婉转,形象地写出歌声的美妙动听;“觥进黄鹅舞势斜”,人们举着酒杯,舞女如黄鹅般翩翩起舞,姿态婀娜,进一步渲染出宴会上欢乐热闹的氛围。尾联“五十男儿头未白,临流洗马走红沙”,则陡然一转,由宴饮场景转向一位五十岁却未白头的男儿,在溪边洗马后又在红沙上驰骋。此句展现出一种壮志未酬、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袁易《烛影摇红 同前韵》

下一篇:元·王冕《雪中次韵答刘提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