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田三万六千顷":琼田有三万六千顷那么广阔,
"七十二朵青莲开":七十二朵青莲盛开在上面。
"道人铁精持在手":道人手持铁精,
"啸引紫凤朝蓬莱":长啸着引来紫凤飞向蓬莱仙境。
"龙子卧抱明月胎":龙子卧抱着明月般的胎儿,
"须臾化作桃花腮":不一会儿就化作了桃花般的脸颊。
"嗟尔云槎子":唉,你这云槎子,
"何处忽飞来":是从哪里忽然飞来的呢?
"蓬莱之浅今几尺":蓬莱仙山现在变浅了多少尺?
"黄河之清今几回":黄河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变清呢?
"云槎子":云槎子,
"云是江上来":听说是从江上来的。
"但知东方生":只知道东方朔,
"卖药五湖上":在五湖之上卖药,
"不知张使者":却不知道张使者,
"北犯七斗魁":向北触犯了北斗七星。
"云槎子":云槎子啊,
"吾与尔何哉":我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任公钓竿在东海":任公的钓竿还在东海之上,
"潮压桐江江上台":潮水淹没了桐江的江岸和高台。
元代文学家
杨维桢(1296~1370),元代文学家。一作杨维祯,字廉夫,号铁崖。因擅吹铁笛,自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一生致力于诗文辞赋的革新,亦工散曲,又善行草书。其尤以倡导古乐府而追随者甚众,形成“铁雅诗派”。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其在创造手法上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好驰骋异想,运用奇辞,受李贺影响很深。代表作品有《丽则遗音》《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等。
1. 分段赏析
“琼田三万六千顷,七十二朵青莲开。”开篇以宏大的视角描绘洞庭湖,将湖水比作“琼田”,面积广阔达“三万六千顷”,湖中的岛屿或荷叶如同“七十二朵青莲”盛开,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洞庭湖的壮丽与美丽,营造出一种奇幻、空灵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浪漫的基调。“道人铁精持在手,啸引紫凤朝蓬莱。”引入“道人”这一神话人物,“铁精持在手”增添了道人的神秘色彩,“啸引紫凤朝蓬莱”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奇幻氛围,描绘出道人凭借神奇的力量引来紫凤飞向蓬莱仙境的场景,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龙子卧抱明月胎,须臾化作桃花腮。”中“龙子”这一神话形象的出现,让诗歌更加奇幻。“卧抱明月胎”想象奇特,“须臾化作桃花腮”则将龙子的变化描绘得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幻的思维。“嗟尔云槎子,何处忽飞来?蓬莱之浅今几尺?黄河之清今几回?”诗人借“云槎子”这一角色发出对世事的疑问,“蓬莱之浅今几尺?黄河之清今几回?”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宇宙变化、世事无常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云槎子,云是江上来。但知东方生,卖药五湖上,不知张使者,北犯七斗魁。”继续围绕“云槎子”展开叙述,介绍其来自江上,同时提及东方生卖药五湖和张使者北犯七斗魁的故事,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奇幻色彩。“云槎子,吾与尔何哉,任公钓竿在东海,潮压桐江江上台。”结尾处诗人以“任公钓竿在东海,潮压桐江江上台”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豪迈不羁的情感。“吾与尔何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与云槎子关系的思考,使诗歌在奇幻浪漫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