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汀斜对野人窗":水边成行的柳树斜对着我的窗子,
# 斜:倾斜。,柳汀:柳树成行的水边平地。
"零落衰条傍晓江":衰败的枝条,零零落落地堆积在江岸边上。
# 傍:旁边。,零落:零零落落。
"正是霜风飘断处":这时寒风吹过,把柳树的枯枝吹断,
# 霜风:寒风。
"寒鸥惊起一双双":惊起一双双正在江边栖息的寒鸥。
唐代文学家
陆龟蒙(?~881?),唐代文学家。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曾任湖、苏二州从事,后隐居甫里。陆龟蒙与皮日休为文友,世称“皮陆”。其诗多写景咏物,也有愤慨世事、关心民生疾苦之作。其小品文短小精悍,颇多愤世嫉俗之语。所作散文《野庙碑》等,对社会矛盾和时政弊端多有讽刺揭露。代表作品有《杂讽九首》《村夜二篇》。著有《笠泽丛书》《甫里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写景诗。诗描绘了冬日清晨江畔柳汀的景象,以冬柳为核心,展现其在霜风中的衰败。柳汀斜对野人窗,点明位置,衰条傍晓江描绘冬柳形态。霜风飘断处惊起寒鸥,动静结合,营造清冷氛围,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凋零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全诗借“柳汀”“零落衰条”“霜风”“寒鸥”等景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凋零的感慨。如“零落衰条傍晓江”,通过描写冬柳衰败的枝条傍着晓江,传达出一种萧瑟之感。动静结合:“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前句写霜风飘断柳枝为静景中的动态,后句寒鸥惊起为动景,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动态感,强化了环境的清冷氛围。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聚焦于柳树,交代其所处地理位置,描绘出衰落模样,呈现出一派静谧之景。诗人居于郊外,视角独特,不写自身窗户正对柳树,却言柳树对着自家门窗,这种表述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后两句“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笔锋一转,切换至动态场景:霜风呼啸猛吹,致使枯枝纷纷断落,寒江边的鸥鸟受到惊扰,成双成对地惊飞而起。诗人凭借简洁而凝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既有风声、断枝声,又有寒鸥惊飞的动态,声色兼具,生动鲜活,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冬日清晨江边那彻骨的寒冷与孤寂冷清的氛围。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无论是在主题的确立、思路的谋划上,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新奇感;就连选材方面,也大胆突破常规,不走寻常路。
上一篇:唐·汪遵《破陈》
下一篇:唐·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