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太常引·姑苏台赏雪

朝代:元作者:张可久浏览量:3
duàn
táng
liú
shuǐ
níng
zhī
zǎo
suǒ
yín
shī
chǔ
西
shī
chuí
yáng
liǔ
xiāo
xiāo
bìn
yín
shi
zǎo
jǐng
fěn
xiāng
méi
wàn
cēn
tiān
guì
shì
wáng
zài
shí

译文

脂粉塘水在雪景间流淌,仿佛在洗濯当年宫女雪白的肌肤,使我一早起来,就激起了作诗的愿望。白雪茫茫,何处寻西施的遗影?但见垂柳挂满了冰雪,像鬓发添上了白霜。井口堆雪像舀满了银子,梅园的雪粉还沾着芳香,高高低低的屋顶上,堆积着美玉,上下闪光。我把白居易的诗作吟唱,眼前浮现着当年吴王夫差的富贵景象。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张可久(1280~1350?),元代散曲作家。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移居杭州。延祐末年任绍兴路吏,历桐庐典史、徽州路税务大使等职,后归隐西湖以终。张可久能诗词,尤以散曲知名于世,与散曲作家乔吉并称“张乔”或“乔张”。今存其小令八百五十余首,套曲九套。作品风格清雅明丽,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炼字炼句,对仗工整,常常熔铸诗词名句。《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如瑶天笙鹤”。生前曾编定《今乐府》《吴盐》《苏堤渔唱》《新乐府》四种散曲集,已散佚。今传有《张小山小令》《小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这首小令题为《姑苏台赏雪》,一开始却从距台有数峰之隔的断塘述起。断塘即脂粉塘,元林坤《诚斋杂记》:吴故宫有香水溪,乃西施浴处,人呼为脂粉塘。凭这个处所,已足与同样因西施缘故而驰名的姑苏台发生感情上的联系。洗凝脂意含双关,它已暗点出雪的影响,实是因断塘塘岸的积雪白如凝脂,而联想起西施当年在此洗浴的景象。由此语激发起诗情和游兴,引出觅西施;再由觅西施不得,但见柳树积雪如萧萧鬓丝的怅惘,领出姑苏台的登临。这种针线细密、接笋无痕的布局,不仅预先交代了姑苏台外围的雪景,而且也表明作者赏雪并非单纯的冬令游览,而是怀古寄托的表现。下片正面转入姑苏台赏雪。银匙、粉香、玉参差,生动地绘现了姑苏台上高高下下的积雪景观。以银、粉、玉作为比拟,与末句的富贵遥遥相应。富贵似吴王在时,表面上是赞词,其实却包含着微意。这是在说吴王富贵久已不存,如今台上的富贵气象,不过是如银如粉如玉的雪堆的错觉而已。作者在怀古意绪的驱动下,回忆起吴王在时的当年风流是不难想见的,但他原始的目的是觅西施,而此时却无言提及。他所吟唱的一曲乐天词,也已游离了登台的初衷(白居易《题灵岩寺》之类游吴作品,并无丝毫怀古内容)。这一切正暗示了作者事实上的失落感。作者将感情表现得如此隐婉,实有一种伤心人别有怀抱的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王哲《卜算子 二首李法师求》

下一篇:元·白朴《满江红 同(案原无同字,兹从丁本钞)郑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