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chéng

朝代:唐作者:朱庆馀浏览量:2
qín
fáng
guān
xīn
bèi
jiē
rén
yǒu
hǎi
jìn
wéi
jiā
wǎng
shì
qián
kūn
zài
huāng
cǎo
zhē
zhì
jīn
zhě
yóu
fēng
shā

译文

秦始皇为防御胡虏修筑长城,如此用心实在令人叹息。倘若君主有德行,天下百姓皆可安居乐业亲如一家。历史往事随天地长存,荒芜的长城基址已被草木遮蔽。至今服役者的遗骨,仿佛还在风沙中发出悲泣。

逐句剖析

"秦帝防胡虏":秦始皇为防御胡虏修筑长城,

"关心倍可嗟":如此用心实在令人叹息。

"一人如有德":倘若君主有德行,

"四海尽为家":天下百姓皆可安居乐业亲如一家。

"往事乾坤在":历史往事随天地长存,

"荒基草木遮":荒芜的长城基址已被草木遮蔽。

# 荒基:指秦长城的残垣。

"至今徒者骨":至今服役者的遗骨,

# 徒者骨:被判处徒刑而服劳役的人的尸骨。徒者,这里指发配到边关修筑守成长城者。

"犹自哭风沙":仿佛还在风沙中发出悲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城》是唐代朱庆馀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秦代修筑长城之事为切入点,开篇感慨秦始皇抵御胡虏之举的用心与劳民伤财,接着强调德政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体现其政治理想与爱国情怀;最后借“荒基草木”“徒者骨”等意象勾勒出历史的沧桑变迁,寄寓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朱庆馀(?~?),唐代诗人。名可久,字庆馀,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他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代表作品有《近试上张水部》《宫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明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防御北方胡虏。“关心”一词看似是对秦始皇重视边防的肯定,但“倍可嗟”则话锋一转,流露出诗人对秦始皇这一举措的叹息。秦始皇为修长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诗人在此委婉地批判了其暴政。颔联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认为倘若君主拥有高尚的德行,施行仁政,那么天下百姓自然会心悦诚服地归附,也就无需凭借长城来防御外敌。此句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暗含对其失德的批评。颈联由史及今,描绘了长城当下的景象。往事虽已如烟,但天地依旧,而长城那荒凉的基址已被草木所遮蔽。“乾坤在”凸显自然的永恒,“荒基草木遮”勾勒出长城遗址的荒芜,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历史的沧桑变幻。尾联是对修筑长城的劳工的深切同情与悼念。诗人仿佛看到直到今天,那些为修筑长城而牺牲的劳工的白骨,仍在风沙中悲鸣。“徒者骨”和“哭风沙”的形象描写,将劳工们的悲惨遭遇展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秦始皇暴政的批判以及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承庆《江楼》

下一篇:唐·李白《望木瓜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