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ìn
yuán
chūn
·
·
rén

朝代:元作者:王结浏览量:3
gài
shì
yīng
xióng
kǒu
gōng
gēng
shāng
shān
cǎi
zhī
shèn
qíng
ài
shān
lín
gǎo
yǒu
kuò
miào
yīng
姿
luò
kuáng
yóu
rén
jiàn
ǎi
ǎi
tíng
yún
jiǔ
zhī
qīng
shān
wài
miǎo
qióng
yān
shuǐ
liǎng
xiāng
luán
jīng
zhuó
fēn
shì
míng
fèng
zhāo
yáng
shí
xiǎng
cháo
xíng
jīng
zhì
guān
xiù
rén
zhēng
kàn
shù
qióng
zhī
yàn
qǐn
níng
xiāng
jiāng
zài
jiǔ
shuí
shí
sān
shēng
zhī
níng
qíng
chù
wàng
lóng
shā
wàn

译文

他是盖世的英雄,却在山谷口亲自耕作,上商山采灵芝。他有着对山野的深深热爱,形如枯槁的山林,瘦弱的儒生哪里会有,朝廷中杰出的英姿。他落魄地四处游荡,却寻不见故人的踪影,只能对着停滞的云朵独自饮酒。青山之外,是无尽的烟雾和水波,分隔两地的相思。在滦京设立了一个分支机构。这正是如鸣凤朝阳般的好时机。可以想象在朝堂上行走时人们的惊讶和回避,他戴着豸冠,穿着绣服,京城的人都争着观看,如同看到玉树琼枝般的稀奇。在居室中凝聚着香气,带着酒在江湖中游荡,谁能认出这就是三生的杜牧呢。他凝视着远方,望向万里龙沙,细雨如丝。

逐句剖析

"盖世英雄":他是盖世的英雄,

"谷口躬耕":却在山谷口亲自耕作,

"商山采芝":上商山采灵芝。

"甚野情自爱":他有着对山野的深深热爱,

"山林枯槁":形如枯槁的山林,

"臞儒那有":瘦弱的儒生哪里会有,

# 臞:一作“癯”。

"廓庙英姿":朝廷中杰出的英姿。

"落魄狂游":他落魄地四处游荡,

"故人不见":却寻不见故人的踪影,

"蔼蔼停云酒一卮":只能对着停滞的云朵独自饮酒。

"青山外":青山之外,

"渺无穷烟水":是无尽的烟雾和水波,

"两地相思":分隔两地的相思。

"滦京着个分司":在滦京设立了一个分支机构。

"是鸣凤朝阳此一时":这正是如鸣凤朝阳般的好时机。

"想朝行惊避":可以想象在朝堂上行走时人们的惊讶和回避,

"豸冠绣服":他戴着豸冠,穿着绣服,

"都人争看":京城的人都争着观看,

"玉树琼枝":如同看到玉树琼枝般的稀奇。

"燕寝凝香":在居室中凝聚着香气,

"江湖载酒":带着酒在江湖中游荡,

"谁识三生杜牧之":谁能认出这就是三生的杜牧呢。

"凝情处":他凝视着远方,

"望龙沙万里":望向万里龙沙,

"暮雨丝丝":细雨如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沁园春·忆故人》是元代词人王结创作的一首词,整首词以“忆故人”为核心情感线索。上阕起始于“凝情处”,明确点出情感的聚焦点,接着通过“望龙沙万里”勾勒出一幅边塞广袤无垠的图景,而“暮雨丝丝”则以精致的笔法营造出朦胧而哀愁的氛围。尤其是“凝情处,望龙沙万里,暮雨丝丝”这句,通过细腻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对故人绵长而深切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怀人词。作者通过描绘边塞辽阔苍茫的景致和缠绵的细雨,营造出孤寂凄婉的意境,抒发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环境描写:“青山外,渺无穷烟水”一句描写青山之外烟波浩渺的景象,表现空间的广阔和阻隔,增强两地相思的愁绪。“望龙沙万里”一句以夸张手法描绘边塞的辽阔荒凉,突出空间的遥远,暗示与故人的距离,强化思念之情。“暮雨丝丝”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渲染细雨绵绵的景象,营造朦胧哀愁的氛围,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深化孤寂凄婉的意境。全词借助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情感。夸张:“望龙沙万里”运用这一手法,“龙沙万里”以夸张的手法强化了边塞的遥远荒凉,突出了空间的辽阔,加深了思念之情。情景交融:通过“望龙沙万里,暮雨丝丝”等句,将辽阔苍茫的边塞景致与缠绵的细雨相结合,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渲染:“凝情处,望龙沙万里,暮雨丝丝”通过描写辽阔的边塞和缠绵的细雨,渲染出孤寂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哀愁。“青山外,渺无穷烟水”以浩渺的烟水和连绵的青山,烘托出词人与故人相隔遥远、思念绵长的情感。通过渲染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全词充满了深沉而凄婉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上片:“盖世英雄,谷口躬耕,商山采芝”三句以历史典故起兴。“盖世”与“躬耕”形成强烈反差,暗用诸葛亮与商山四皓典,展现英雄隐居的反差感。动词“耕”“采”的质朴感,消减了“英雄”的凌厉气质,为全词定下“英雄失路”的基调。“甚野情自爱,山林枯槁,臞儒那有,廓庙英姿”四句构成排比。“野情”与“廓庙”的对立,通过“枯槁”“臞儒”的瘦瘠意象,凸显诗人与庙堂的疏离之感。“甚”字领起反问,表面自谦实含愤懑,类似辛弃疾“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沉痛。“落魄狂游,故人不见,蔼蔼停云酒一卮”三句转入现实的情景中。“落魄狂游”四字展现放浪形骸之态,“停云”化用陶渊明《停云》诗意。“青山外,渺无穷烟水,两地相思”三句使空间扩大,“青山外”的阻隔与“烟水渺”的使视觉变得模糊,使“相思”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量词“无穷”与“两地”形成对比。下片:“滦京着个分司。是鸣凤朝阳此一时”两句陡转仕途回忆。“鸣凤朝阳”的典故出自《诗经》,喻贤士遇明主,但“此一时”暗示荣光已逝。地名“滦京”与官称“分司”,反衬出当下处境。“想朝行惊避,豸冠绣服,都人争看,玉树琼枝”四句铺陈昔年盛况。“豸冠”与“绣服”的华贵服饰,通过“惊避”“争看”的描写,而“玉树琼枝”的比喻,既展现人物风姿,也表现植物秀美,类似杜甫“宗之潇洒美少年”的写法。“燕寝凝香,江湖载酒,谁识三生杜牧之”三句,“燕寝”的香雾与“江湖”的酒气形成官场和归隐的对比,“三生杜牧”的自况既含才子自负,又带“十年一觉扬州梦”的幻灭感。反问句“谁识”二字,道尽世无知己的苍凉。“凝情处,望龙沙万里,暮雨丝丝”三句以景结情。“龙沙”与“暮雨”相结合,“凝”字与开篇“蔼蔼停云”呼应。

4. 作品点评

作为元代怀人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巧妙手法,成功地拓展了传统忆旧题材的边界。在情感凝聚之处,词人远望龙沙万里,描绘出一幅广袤而苍凉的景象,而那丝丝缕缕的暮雨,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愁与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伯淳《木兰花慢 送季治书》

下一篇:元·王冕《吴姬曲 其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