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家
卢挚(1242?~1314?),元代文学家。字处道,号疏斋,又号嵩翁,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世祖至元五年中进士,历任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等职,官至翰林承旨。卢挚兼擅诗文词曲,诗与刘因比肩,文与姚燧齐名。其散曲作品存世较多,多写闲适隐逸生活,表现对功名宦途生涯的厌倦;亦写登临凭吊之作,寄寓对时势兴衰的感慨,情感真挚,风格明丽。著有《疏斋集》《疏斋后集》《江东稿》等。今人辑有《卢疏斋辑存》。
1.
这是一支小令,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怀古之作。全曲内容共分三个层次。开头三句为第一层,缅怀往昔。一般文人登临怀古,都是触景生情,面对江山发思古之幽情。这首小令一开始就将读者引入千年前的历史氛围中: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在金陵建过都城的六个朝代,都竞相夸耀自己奢侈豪华。这层曲的意思是,在这六朝竞相夸耀奢侈豪华的金陵,当年陈朝的江总,回来后为什么再也听不到《玉树后庭花》的歌曲了呢?这就是说,六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已是繁华销歇,江河日下,并隐含有责备陈代君臣荒淫无度、误国害民的弦外之音。接着三句为第二层,写作者似仍沉浸在历史的反思之中,耳边仍萦绕着歌女们《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当登上台城纵情眺望之时,他眼前便展现出一片辽阔无垠的江淮原野。这就是: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以上三句化用刘禹锡《台城》诗: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最后五句是曲子的第三层,作者面对如画的大好河山,生发无限感慨。这一层曲词的意思是,试问当年世代相传的大贵族世家哪里去了?只剩下夕阳、衰草、寒鸦,一派深秋的黄昏景象。在晚霞的映照下,大江之中,归帆点点,凄凉寥落,胡笳呜鸣,显然已是元代蒙古人的天下!故国之思尽在不言中。这几句写得情景交融。综观这首词,含蓄凝练,工丽精巧,引用典故也顺应自然,显示了卢挚散曲创作明白如话、生动清丽的艺术风格。
上一篇:元·李治《摸鱼儿 遗山乐府上附》
下一篇:元·辛文房《白居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