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o
tiān
·
·
西

朝代:元作者:徐再思浏览量:3
wài
chù
shì
chūn
chù
zhēn
shān
zhēn
shuǐ
zhēn
huà
piàn
líng
lóng
jiǔ
shī
qíng
xiāo
jīn
guō
jǐn
xiù
lǎo
lǎo
yáng
liǔ
méi
huā

译文

里湖也罢,外湖也罢,所到之处没有不是春意盎然的。这里的山水如同真实的画图一般,湖水澄澈,就像那精巧温润的美玉。无论是饮酒作乐,还是吟诗作赋,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都美如画卷,是人们挥金如土的游乐胜地,也是衣锦披绣的繁华窟穴。这里有苏轼,有林逋,苏堤杨柳依依,梅花围绕着林逋的墓地盛开。

逐句剖析

"里湖":里湖也罢,

# 里湖:杭州西湖以苏堤为界,有里湖、外湖之分。里湖在苏堤以西。

"外湖":外湖也罢,

# 外湖:西湖苏堤以东称外湖,为西湖主体。

"无处是无春处":所到之处没有不是春意盎然的。

"真山真水真画图":这里的山水如同真实的画图一般,

"一片玲珑玉":湖水澄澈,就像那精巧温润的美玉。

"宜酒宜诗":无论是饮酒作乐,还是吟诗作赋,

"宜晴宜雨":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

"销金锅锦绣窟":西湖都美如画卷,是人们挥金如土的游乐胜地,也是衣锦披绣的繁华窟穴。

# 锦绣窟:堆满锦绣的仙裤。指西湖人衣锦披绣,衣着华丽。,销金锅:熔化金银的锅。游西湖,花钱甚多,故杭谚称西湖为“销金锅儿”。

"老苏":这里有苏轼,

# 老苏:指北宋文学家苏轼。

"老逋":有林逋,

# 老逋:指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

"杨柳堤梅花墓":苏堤杨柳依依,梅花围绕着林逋的墓地盛开。

# 梅花墓:林逋隐居西湖,一生与梅花为伴,死后葬孤山,后人称其墓为“梅花墓”。,杨柳堤:苏轼曾疏浚西湖,并筑堤种柳,取名“苏堤”,又名“杨柳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天子・西湖》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主题是赞美杭州西湖的美景。从多个角度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展现其在不同时节、天气下的迷人景致,还提及苏轼、林逋与西湖的关联。写作手法上,运用反复,如“无处是无春处”,强化西湖春意盎然的印象;使用比喻,将西湖比作“真画图”“玲珑玉”“销金锅”“锦绣窟”,生动展现西湖之美;还巧用呼应,三个“真”字与两个“无”字呼应,使语言富有韵律。开头总览西湖春色,接着描绘西湖景致如诗如画,宜酒宜诗,最后以苏轼、林逋及西湖景致收尾。这首小令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丰富巧妙的手法,将西湖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散曲作家

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号甜斋,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曾任嘉兴路吏,以擅写散曲名世。其散曲以悠闲生活与闺情春思、恋情、江南自然景物、归隐等题材为主,也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徐再思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合辑二人散曲作品为《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代表作品有《水仙子·夜雨》《蟾宫曲·春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曲收录于《太平乐府》卷四与《乐府群玉》卷三。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俗语,道尽世人对这片理想栖居地的向往。这方灵山异水,既孕育了代代英才,亦令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不远万里奔赴,只为一睹其芳华,献上万般赞颂。徐再思的这首散曲,正是诸多深情礼赞中的一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西湖美景题材的散曲。描绘了杭州西湖处处皆春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西湖真山真水如诗如画的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渲染:通过“里湖”“外湖”的空间延展,描绘西湖全域皆春的景象,以“无处无春”从空间上渲染春色的弥漫与浓郁,展现西湖全景式的盎然生机。“宜酒宜诗”从人文功能角度,渲染西湖适合饮酒赋诗的雅趣氛围。反复:“真山真水真画图”连续三个“真”字反复,强化西湖山水天然如画卷的特质,突出其不加雕琢的真实性,情感上饱含强烈赞叹。比喻:“一片玲珑玉”以美玉比喻西湖的清澈温润,既贴合“真山真水”的天然质感,又赋予画面晶莹剔透的视觉联想,生动展现西湖的灵秀之美。

3. 分段赏析

开篇“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对西湖之春进行总体勾勒,生动呈现出杭州西湖春光正好、处处皆景的迷人模样。西湖以苏堤为界,分里湖与外湖。“无处是无春处”一句,大胆连用两个“无”字,自然流畅,虽未具体描绘景观,却让西湖春意盎然的整体印象跃然眼前。“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这两句,进一步渲染西湖春色。先将西湖比作画图,又以美玉相喻,使西湖美景更具具象感。此为全景式描绘,未作细致刻画。“真山真水真画图”尤为精妙,明明是真实山水,却偏称“真图画”,三个“真”字与上句的两个“无”字相互呼应,让语言呈现出一种重复却富有韵律的美感。“一片玲珑玉”则高度概括西湖湖水的澄澈明净,宛如一整块玲珑剔透的美玉,写法虽在局部稍显模糊,却突出了整体的美感。“宜酒宜诗,宜晴宜雨”,生动展现西湖的迷人之处,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撩拨人心。在西湖畔饮酒赋诗,面对绮丽风光,更能激发豪情与诗兴。“销金锅”形象地比喻西湖是人们尽情消费、挥金如土之地;“锦绣窟”则将西湖比作衣锦披绣的华美窟穴。这两句极力描绘西湖的繁华,其中蕴含着作者的赞叹与思索。结尾“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借林逋与苏轼二人的高洁品格,衬托西湖的清雅格调,并以苏堤杨柳依依、孤山梅花围绕墓地盛开的景致,作为西湖的代表性景观,收束全曲。若说全曲前半部分将西湖比作一片玉,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苏堤和孤山这两颗明珠。既有全景式展现,又有局部刻画,从轮廓到细部,将西湖春色完整呈现。

4. 作品点评

在创作技法上,这首《朝天子・西湖》笔触兼具简淡与雄浑,多以俯瞰视角捕捉西湖全景,舍弃细枝末节的雕琢,以大开大合之势勾勒湖光山色,使画面尽显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即便描绘具体景致,也采用写意手法,寥寥数笔点染神韵,犹如立于高处极目远眺,将西湖的万千气象尽收眼底,不着痕迹间尽显潇洒疏朗。于风格层面,该曲更是突破传统窠臼。《朝天子》曲牌向来以“感叹伤悲”的婉约基调为人熟知,而此曲却另辟蹊径,以粗豪奔放、畅快淋漓的风格取而代之,一扫哀怨之气,以雄浑之笔书写西湖的壮美与生机,为曲牌创作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曲写西湖春色,重在抒怀。前四句写景,大笔渲染,秀雅清新,充满诗情画意。后四句旨在抒情,表达了作者的鲜明爱憎,蔑视贵人富豪,而在苏轼、林逋身上寄托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邓元煊《元曲:彩图版》

# 这是一首题咏西湖之作。小令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写景采用大笔铺叙之法,不拘于每一细部的精雕细刻,取神略貌,注重直感;抒情则不粘不滞,于简淡洒脱的笔墨之中,融入主体清高俊逸之情。

河南大学教授张大新《元曲大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马钰《蓬莱客 咏海市》

下一篇:元·马钰《长思仙 寄长春子丘通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