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游从":我半生以来的交游往来,
"到处逢迎":所到之处总与酒相伴,
"惟尔曲生":唯有杯中酒最懂我心。
"喜一尊乘兴":高兴地趁着兴致饮上一杯酒,
"时居乐土":仿佛那时就身处快乐之地,
"三杯有力":饮下几杯酒便有了力量,
"能破愁城":能够驱散心中的忧愁。
"岂料前欢":没想到从前饮酒带来的欢乐,
"俱成后患":都变成了后来的祸患,
"深悔从来见不明":我深深地后悔自己从前没有看清楚。
"筠轩下":在那竹制的轩室之下,
"抱厌厌病枕":我怀着因酒致疾而精神不振的病体躺在床上,
"恨与谁评":心中的悔恨又能向谁诉说呢。
"请生亟退休停":我请酒你赶紧退去,不要再出现了。
"更说甚、":还说什么、
"浊贤与圣清":酒的好坏呢。
"论伐人心性":要说酒对人的本性和心性的损害,
"蛾眉非惨":美貌迷惑人都比不上它惨烈,
"烁人骨髓":它能侵蚀人的骨髓,
"鸩毒犹轻":比鸩毒的危害还要厉害。
"裂爵焚觞":撕裂酒爵、焚烧酒杯,
"弃壶毁盒":丢弃酒壶、毁坏酒盒,
"交绝何须出恶声":与酒断绝关系又何必恶语相向呢。
"生再拜":麴生向我拜了两拜,
"道苦无大故":说道:实在没有什么大的过错,
"遽忍忘情":为何就忍心断绝这份情谊呢。
元代词人
张野(?~?),元代词人。一名张埜,字野夫,号古山,邯郸(今属河北)人。元贞年间,侍从皇太后阔阔真,奉命注《易》,授翰林院修撰。延祐七年,任江南行御史台治书侍御史。至治二年,任礼部尚书。张野诗词清丽,其诗仅存《寿李秋谷》一首,见《全元诗》。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酬赠、祝颂之作;一为登临怀古、纪游述志之作。其词风格多样,肆意挥洒,气势豪迈,亦能柔中寓刚,婉转生情。主要作品有《水龙吟·咏游丝》《石州慢·红雨西园》等。著有《古山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半世游从,到处逢迎,惟尔曲生”:开篇点明作者半生与酒相伴,走到哪里都有酒相随,将酒称作“麴生”,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作者曾经对酒的亲近之感。“喜一尊乘兴,时居乐土,三杯有力,能破愁城”:进一步描述饮酒的乐趣,趁着兴致饮酒,仿佛能身处乐土,酒能让人忘却忧愁,展现出酒在作者过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岂料前欢,俱成后患,深悔从来见不明”:转折之处,指出之前饮酒的欢乐都变成了如今的后患,深深后悔自己从前没有看清酒的危害,直接表达出悔意。“筠轩下,抱厌厌病枕,恨与谁评”:在竹轩之下,作者抱着病体躺在枕上,心中的悔恨无人可说,描绘出作者因酒致疾后的孤独与无奈。下片:“请生亟退休停。更说甚、浊贤与圣清”:作者让“麴生”赶紧退去,不再谈论酒的好坏,表明了戒酒的初步决心。“论伐人心性,蛾眉非惨,烁人骨髓,鸩毒犹轻”:深刻阐述酒对人身心的危害,认为它比美貌迷惑人更可怕,比鸩毒对人的伤害还严重,强调了戒酒的必要性。“裂爵焚觞,弃壶毁盒,交绝何须出恶声”:通过一系列激烈的动作,如撕裂酒器、焚烧酒杯、丢弃酒壶酒盒等,表明与酒彻底断绝关系的坚定态度,同时也体现出一种豁达,绝交不必恶言相向。“生再拜,道苦无大故,遽忍忘情”:以拟人化的手法,让“麴生”再拜,说没有什么重大的缘故,就忍心断绝情谊,幽默地再次强调了作者戒酒的决心。
上一篇:元·元好问《临江仙 内乡北山》
下一篇:元·乔吉《卖花声·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