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jīng
shì
shǒu
èr

朝代:元作者:萨都剌浏览量:3
tiān
jiǔ
píng
shā
fēng
lái
cǎo
xiāng
bái
yún
xiàng
西
běi
tuó
yín
wèng
zhū
wáng

译文

祭天结束后将马乳酒洒向原野,一阵风从沙漠中吹来连草也散发奶酪香。白马如云走向西北,紫驼运载银瓮赐给诸王。

逐句剖析

"祭天马酒洒平野":祭天结束后将马乳酒洒向原野,

# 祭天:元世祖北征时,曾在桓州涵马乳祭天,后来酒马乳祭天成为皇家习俗。

"沙际风来草亦香":一阵风从沙漠中吹来连草也散发奶酪香。

"白马如云向西北":白马如云走向西北,

"紫驼银瓮赐诸王":紫驼运载银瓮赐给诸王。

# 银瓮:盛马乳的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上京即事五首(其二)》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七言绝句。此诗为组诗中的第二首,是诗人参加元顺帝在上都即位庆典后所作。诗中描绘了上都庆典时的盛大场景,祭天的马酒洒于平野,沙际微风带来草香,众多白马如云向西北奔腾,紫驼载着银瓮赏赐诸王,展现出独特的塞外风情与皇家气派。写作手法上,运用白描勾勒场景,以视觉、嗅觉描写营造氛围,富有画面感。分段来看,首句点明祭天仪式,次句增添场景的生动性,后两句刻画赐赏场面。作品生动再现元代上都庆典的部分风貌,以简洁笔触勾勒出宏大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萨都剌(1307?~1359?),元代文学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一说西域答失蛮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进士,官至南台侍御史。萨都剌的诗词,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部分诗歌表达了为民请命、励精图治的政治思想。其山水诗颇见功力,不少作品富有生活实感,描写细腻,贴切入微。在诗歌技巧上,其作品截取平淡的生活片段;层层深入、凝练简洁;善于创造、形象生动;偶亦采用通感手法,将视觉、听觉、嗅觉等联通使用,互相比譬。主要作品有《雁门集》《萨天锡诗集》《天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上京即事五首(其二)》是元代诗人萨都剌所作组诗中的篇章。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元顺帝于上都登基举行盛大庆典,萨都剌参与其中,有感而发,创作了这组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元顺帝在上都即位庆典时,祭天马酒洒野、风带草香、白马奔腾、紫驼赐赏等场景,展现了塞外庆典的盛大与独特风情,体现了元代边塞地区的文化特色和皇家气派。

2. 写作手法

比喻:“白马如云向西北” ,把奔腾的白马比作云,生动形象地写出白马数量多、奔跑迅疾轻盈的特点。

3. 分段赏析

“祭天马酒洒平野,沙际风来草亦香”诗的开篇,便将祭天这一隆重的场景呈现在读者眼前。马奶酒倾洒在广袤无垠的平野之上,这一动作既饱含着对天地的敬畏,又带有草原民族特有的豪爽。紧接着,“沙际风来”让画面有了动态感,从沙漠边际吹来的风,穿梭于草原之间,不仅带来了自然的气息,更裹挟着马奶酒的醇香,让青草仿佛也染上了香味。诗人通过对这一画面和气味的描写,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欢快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祭天现场,感受到那份热烈与虔诚。“白马如云向西北,紫驼银瓮赐诸王”前半句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成群的白马在草原上奔腾,诗人以“如云”作比,形象地展现出白马数量之多以及奔跑时那种轻盈、迅疾的气势,它们朝着西北方向涌去,仿佛要融入天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后半句则切换到庆典结束后的场景,紫色的骆驼驮着银色的酒瓮,这“紫驼银瓮”色彩对比鲜明,尽显华贵,而它们被赏赐给诸王,既体现了皇家的慷慨与威严,又暗示出庆典活动的圆满与盛大,让人不禁对当时的场面浮想联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沙际风来草亦香”,“野草生香乳酪甜”,一洗同类作品苍凉悲怆之气,对大草原充满深爱,展示出独具神采的风貌。

不详现代作家曹余章《历代文学名篇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野《太常引 赠歌者妙音居士》

下一篇:元·谭处端《踏莎行·既得修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