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guàn

朝代:元作者:虞集浏览量:3
bái
shān
rén
bái
bào
shān
zūn
liú
guò
yào
kàn
xiū
zhú
wàn
láng
gān
gèng
duì
míng
huā
chūn
xuě
shān
zūn
běn
chū
shān
xià
quán
guò
zuì
shān
rén
mián
shì
jūn
xiào
chóng
lái
gèng
dài
sān
qiān
nián

译文

白鹤山的隐士像白鹤一样素洁,亲自抱着山间所酿的酒樽挽留前来的客人。想要观赏那万千株修长的竹子,像无数美玉般青翠挺拔,还要面对着名花,那花色如同春日里的白雪般皎洁。这山间的酒樽里的酒,原本是源自山下的清泉,客人喝醉后离去,隐士便安然入睡。我这客人也如同仙鹤一般,您可不要见笑,若要再来,还会等待三千年的时光。

逐句剖析

"白鹤山人如鹤白":白鹤山的隐士像白鹤一样素洁,

"自抱山樽留过客":亲自抱着山间所酿的酒樽挽留前来的客人。

"要看修竹万琅玕":想要观赏那万千株修长的竹子,像无数美玉般青翠挺拔,

"更对名花春雪色":还要面对着名花,那花色如同春日里的白雪般皎洁。

"山樽本出山下泉":这山间的酒樽里的酒,原本是源自山下的清泉,

"过客醉去山人眠":客人喝醉后离去,隐士便安然入睡。

"客亦是鹤君莫笑":我这客人也如同仙鹤一般,您可不要见笑,

"重来更待三千年":若要再来,还会等待三千年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鹤观》是元代诗人虞集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了白鹤山隐士的生活场景与待客情景,先是写隐士如白鹤般素洁,亲自抱酒挽留过客,接着展现了观中修竹如美玉、名花似春雪的美景,又提及酒源自山泉,客人醉去后隐士安睡的闲适,最后以客人自比仙鹤、愿待三千年再来作结。全诗语言清新自然,营造出宁静闲适的氛围,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欣赏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文学家

虞集(1272?~1348),元代文学家。字伯生,号邵庵、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属四川眉山),后迁居临川崇仁(今属江西抚州)。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年从吴澄受学,大德初年,被举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文宗时以奎章阁侍书学士,与赵世延编纂《经世大典》,卒谥文靖。虞集作为当时的馆阁文臣,又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观贵人的碑版,与杨载、范梈、揭傒斯并称为“元诗四大家”。其诗宗尚唐风,多唱和酬赠之作,格律谨严,成就主要在七律,代表作如《挽文丞相》《遣兴》《送袁伯长扈从上京》。虞集的文章多宣扬伦理道德,推崇儒家经术,其与揭傒斯、黄溍、柳贯并称“儒林四杰”。其散文善议论,纵横无碍,朝廷宏文高册,也多出其手。亦能词。有《道园学古录》《道园类稿》等著作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白鹤山人如鹤白,自抱山樽留过客”,以比喻手法将隐士比作白鹤,凸显其素洁品性,“自抱山樽”的动作勾勒出隐士热情好客的形象。“要看修竹万琅玕,更对名花春雪色”,用“琅玕”喻修竹,以“春雪色”状名花,绘出观中清雅秀丽的景致,尽显自然之美。“山樽本出山下泉,过客醉去山人眠”,简洁勾勒出饮酒后客人酣醉、隐士安睡的闲适场景,透着随性自在。“客亦是鹤君莫笑,重来更待三千年”,客人以鹤自比,呼应开篇隐士如鹤,既显与隐士的契合,又表对这份闲适的眷恋,全诗语言清新,借景抒情,传递出对隐士生活的欣赏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翥《沁园春 泉南初度,伯时将北归,诸友宴次,》

下一篇:元·谢应芳《沁园春 (原作沁春元,据丁藏精钞本改)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