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桑麻绿荫城":一望千里碧绿的农作物掩映着这座古城,
# 绿荫:有叶树木底下的阴地。
"万家灯火管弦清":入夜城中已是万家灯火不时传出演奏声。
"恒山北走见云气":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恒山云气时隐时现,
"滹水西来闻雁声":城西流来的滹沱河水伴随着秋雁的高鸣。
# 滹水:指滹沱。滹沱河,在河北省西部。亦作滹沲。
"主父故宫秋草合":赵武灵王的故宫被秋天的衰草淹没掩盖,
# 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
"尉陀荒冢莫烟平":著名的赵佗的坟墓早已是漠漠一片烟云。
# 莫:同“暮”。,尉陀: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
"开元寺下青苔石":开元寺保留着很多石碑但都长满了青苔,
"犹有当时旧姓名":仔细查看会发现上面还记载着古人姓名。
元代诗人
陈孚(1259~1309),元代诗人。字刚中,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宋元之际,出家为僧,后还俗,官至台州路总管府治中,所至多有善政。陈孚诗文创作不事雕琢,自然真切。其五言古诗有简淡之风,七言律诗整丽匀和。他的作品大多记所经山川古迹,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有作品《观光稿》《交州稿》《玉堂稿》各1卷。著有《陈刚中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真定城的繁荣、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通过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织,表达了对古城深厚文化底蕴与历史变迁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诗人描绘了真定城的繁荣景象,千里农田中桑麻生长茂盛,一片翠绿,环绕着城池。夜晚来临,城中灯火辉煌,从各家各户中传来清幽的管弦乐声。此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展现了真定城在和平时期的安宁与富足,人们生活安乐,城市充满生机。颔联“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恒山,云气缭绕,诗人仿佛能看到那云雾缥缈的景象。城西流来的滹沱河水,潺潺流淌,伴随着秋雁的鸣叫声。这一联勾勒出真定周边壮丽的自然风光,有山有水,云气和雁声更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和悠远感,让读者感受到真定的地域辽阔与景色壮美。颈联“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暮烟平”:主父指赵武灵王,他曾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功绩,然而如今他的故宫却被秋天的荒草所覆盖,一片荒芜。尉陀即赵佗,他的荒冢也在暮烟中显得格外平静,无人问津。此联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遗迹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古今对比,昔日的繁华与荣耀早已消逝,只剩下衰败和冷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尾联“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诗人将目光聚焦在开元寺下的青苔石上,这些石头上还刻有当时的旧姓名。这些名字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尽管岁月流转,人事变迁,但这些名字依然存在,象征着真定古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一个“犹”字,更加强化了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下一篇:元·郭翼《绝句(四首)》